宋岚:躬耕“四个贴近”打造“四强”党支部


躬耕“四个贴近”打造“四强”党支部
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党支部书记 宋岚
作为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党支部书记,在推进“四强”党支部建设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法律援助工作实际,守正创新“四个贴近”支部工作法,有效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一是贴近思想铸魂,筑牢政治功能“压舱石”。政治功能是党支部的灵魂。为强化支部政治功能,我坚持把政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以思想教育为抓手,推动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组织党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抓实党内创新理论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学习形式上,我注重创新,除了传统的集中学习、专题研讨,还开展“党课开讲啦”“红色基地研学”等实践活动,讲党课的主角由“书记独唱”变为“党员合唱”,做到“人人上讲台、人人有分享、人人受启发”,营造浓郁学习氛围。组织党员前往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在历史场景中感悟初心使命,激发党员干部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支部成为党员思想上的“主心骨”,确保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二是贴近班子聚力,锻造支部建设“火车头”。支部班子是党支部建设的关键。作为支部书记,我注重发挥“头雁效应”,同时着力提升班子整体战斗力。我以身作则,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冲锋在前,为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树立榜样。注重选优配强支委成员,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硬的党员担任支委,定期与班子成员谈心谈话、交流思想、沟通工作、增进团结。同时,明确班子成员职责分工,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定期召开支委会,科学决策“三重一大”事项,做到党建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打造一个团结协作、勇于担当、务实高效的支部班子,为“四强”党支部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三是贴近队伍赋能,激活党员发展“动力源”。党员队伍是党支部的主体,党员队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党支部作用的发挥。我始终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重要抓手,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党员队伍能力素质。一是加强党员教育培训。针对不同岗位、不同业务需求,开展疑难案件会商、模拟法庭、青年干部兴趣小组等活动,帮助党员干部提升业务能力。二是搭建实践锻炼平台。设立“党员先锋岗”,新入职青年干部必须在为民服务一线锻炼半年以上。选派青年干部参与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服务保障全面依法治市、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主题活动等全市、全局性重大任务,鼓励党员在重大任务中锻炼成长。
四是贴近群众服务,彰显作用发挥“新成效”。党支部作用的发挥最终要体现在服务群众上。我带领支部党员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最高标准。近三年来,我带领全体党员干部深化市级实体、热线、网络“三台融合”机制,接待来访群众6.2万余人次,12348热线平台全年无休为民服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382.55万人次,服务总时长达38.58万小时,群众满意度达99.5%;组织党员公职律师深入社区、学校、部队等单位开展上门送法服务活动53场次,提供法律咨询、普法讲座等法律服务,惠及群众5200余人次,获得群众锦旗、感谢信及表扬电话达1867件次。获评北京市青年文明号、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充分彰显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通过“四个贴近”支部工作法的实践,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党支部在支部建设上取得一定成效。未来,我将继续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推动党建工作与法律援助业务深度融合,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平安北京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