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长明:深耕细作强根基 凝心聚力促发展


深耕细作强根基 凝心聚力促发展
北京市财政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 朱长明
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必须抓好党支部建设,让党支部强起来。市财政局机关党委牢固树立大抓基层支部、夯实执政根基的鲜明导向,以“四强”党支部创建为牵引,聚精会神抓党建、齐心协力强支部,机关党支部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的态势进一步巩固。
一是拧紧责任链条,构建齐抓共管“一盘棋”。支部强不强,要看“领头羊”。“四强”党支部创建主体是支部,第一责任人是支部书记,必须通过构建明责清晰、督责有力、考责精准的党建责任体系,让支部一班人上心用心尽心、愿抓会抓善抓。强化清单明责。围绕解决党建工作“干什么”“怎么干”等基本问题,细化党支部、党支部书记职责,将“四强”建设标准分解为17项具体指标,明确“谁来抓”“抓什么”“怎么抓”。强化机制督责。构建“多层联动、责任到人”的立体化监督体系。建立机关党委委员、机关纪委委员联系支部制度,推行机关党委专职干部分包责任制,定期深入联系支部开展调研督导,协助支部规范“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强化述职考责。将局领导带队检查考核全面从严治党和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相结合,对局年度全面考核总成绩排名靠后的3个党组织,由局主要领导约谈其负责人,以考强化抓党建的政治自觉,以考压实抓党建的主体责任。
二是激活人的动能,锻造担当作为“先锋队”。抓党建要眼中有人,只有工作用心才能推动党员“动心”,只有以真情实意暖心提气,才能集聚干事创业的奋进合力。引领共同奋进。建立局主要领导每季度与干部职工代表见面座谈机制,倾听干部诉求、解答发展困惑,释放组织关怀信号。以座谈形成的示范效应为引领,推动各支部主动对标,普遍开展常态化谈心谈话活动。通过“领导示范+支部落实”的联动模式,将谈心谈话转化为凝聚共识、化解矛盾、激发干劲的有力抓手,营造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引领共同提升。聚焦健全现代预算制度、优化税制结构、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等重大任务,在全局开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通过“支部研讨+处室联学+专家辅导”形式,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剖析问题根源,结合政策形势与工作实际提出对策建议,为破解财政改革发展难题、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集体智慧与实践动能。引领共同成长。打造“财·思青年论坛”品牌活动,实施青年理论学习提升工程和青年骨干“薪火工程”,开展“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奋斗青春最美丽”“我来听,你来讲”等活动,引导财政青年唱响财政“好声音”、践行财政“正能量”。
三是聚焦服务大局,推动党建业务“双提升”。作用发挥是党支部建设的落脚点和最终目标,也是检验“四强”党支部创建成效的试金石。各党支部书记不仅要把自己的“责任田”种好,还要努力种成高产田、优质田。围绕中心助发展。牢固树立“大财政”理念,指导各党支部紧扣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将“四强”建设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推动支部在财政体制改革、重大任务活动中设立党员先锋岗、组建攻坚专班,形成党建引领业务、业务促进党建的良性循环,切实将“四强”建设成效转化为财政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实绩。创新载体促融合。以“创新激活力、融合促发展”为主题,在全局组织开展“支部工作法”创建活动,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功能弱化虚化问题,努力克服机关党建工作机械化同质化现象,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把党支部打造成为推动首都财政高质量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服务群众显成效。深入开展“百名党员进百户解百忧”活动,党员干部深入区财政、预算管理单位、企业、乡镇街道、服务对象工作场所等调研,摸实情、出实招,出台预算管理、减税降费、债务管理、绩效管理、政府采购、普惠金融等政策制度50余项,以实际行动彰显了“四强党支部”建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