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惠云:以党建业务“双融双促”为载体 助推“四强”支部建设


以党建业务“双融双促”为载体 助推“四强”支部建设
北京市司法局二级巡视员 郑惠云
2019年7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只有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机关党建工作才能找准定位”。近年来,市司法局以创建“京司”系列品牌为抓手,为“四强”支部创建搭建多个平台,在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中增强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切实提高机关党建质量。
一是推动政治建设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主动把业务工作放到大局中谋划、思考、推动。党建工作处党支部立足职能,在组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方式上开拓创新,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会商”等方式,以“共学”促“共进”。例如,在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重要论述时,组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赴门头沟区京西古道开展实地学习,同时扩大到立法处室负责人,为推动相关项目立法做好前期调研工作。
二是推动思想建设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着眼于提高党员干部理论素养和工作本领,鼓励把理论学习与业务研讨结合起来。各支部立足实际,探索将落实“京司微党课”安排与支部品牌创建、内部业务培训相结合,例如办公室党支部的“京司办学”微党课、政府法治研究中心党支部“致知学堂”微党课、市法援中心党支部“党课开讲啦”微党课,一批党建特点鲜明、引领成效明显、工作实效突出的支部“微党课”品牌脱颖而出,有力促进了部门的业务提升。
三是推动组织建设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探索“一支部一特色”创建路径,以业务为抓手,积极打造一批“党建+政务服务”支部工作品牌,抓实政治引领、岗位练兵、作风教育。推进组织联学联建联创,在局机关探索建立“京司联合主题党日”活动机制,实行“一季度一主题”,聚焦“工作互促、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鼓励“政工+业务”“业务+业务”部门联合,推动机关党建从“单打独斗”走向“联合共促”。例如行政复议二处党支部联合市级相关职能部门党支部将党课搬到了复议案件调查现场,党课成为助推行政争议化解的“金钥匙”。
四是推动作风建设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把开展“机关接地气 干部走基层”活动作为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坚持调研先行,2023年主题教育期间,党建工作处党支部在调研市政府行政复议接待室、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工作模式的基础上,向局党委提出了设立“京司青年实践平台”的设想,局机关40岁以下的青年党员到法律服务为民一线窗口单位实践锻炼,2024年进一步扩充岗位选择、优化实践方式,正式定名“京司青年为民岗”。机关青年党员共210人次参与了实践锻炼,接待群众2000余人次,参与矛盾纠纷化解300余件次,青年党员在面对面服务群众中加强了政治历练和实践锻炼,补齐了能力作风短板。
五是推动文化建设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通过文化蓄内力、增活力、聚合力,打造一批符合时代特征、满足干部群众需求、颇具系统特色的机关文化品牌。创新开展“京司VLOG”评比活动,各支部以VLOG形式展示各基层党组织党建新成就、党员新风貌,呈现精彩纷呈、百花齐放态势。积极打造“京司”系列合唱品牌,在市直机关第六届文化艺术节中取得了合唱比赛一等奖。积极打造宣讲品牌,组织“致敬最美·家国情怀”宣讲比赛成果展活动,派代表参加市直机关第六届文化艺术节,取得宣讲比赛一等奖。
实践证明,只有把党支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等基本职责融入到业务工作方方面面,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才能使业务工作取得的每一项进展都折射出党组织的努力和党员的奉献,真正做到政治功能强、支部班子强、党员队伍强、作用发挥强的“四强”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