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模范机关创建 推动首都生态环境监测事业高质量发展
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以下简称监测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标“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的政治要求,聚焦“五个模范”“七个过硬”的模范机关创建目标,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模范机关创建,强化使命激励,凝聚干事创业热情,持续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生态环境监测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制胜优势,以一流业绩有力支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美丽中国建设增添了亮丽的北京底色。
坚持高位推进铸牢模范机关之魂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监测中心党委认真落实“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创建模范机关的重要意义,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不断提高党的政治建设质量,坚定不移推进政治机关建设,确保模范机关建设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加强组织领导。监测中心党委高度重视,始终把模范机关创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成立了党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创建方案,明确创建目标、任务和措施,保证创建工作顺利进行。把模范机关创建纳入监测中心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工作,分析形势困难,抓好工作推进,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三是健全创建机制。为使“党建+模范创建”落地见效,通过完善一个标准体系、创新一套方法机制、锻造一支铁军队伍,积极探索“三个一”工作机制,打造“党建红引领生态绿支撑北京蓝”党建品牌,凝聚干部职工力量,保证了创建工作责任制层层落实,相关做法被《中国环境报》《北京机关党建》等刊发。
坚持知行合一培植模范机关根基
一是强化理论武装。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及时跟进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习近平总书记最新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和会前学习制度,努力做到深学践悟、至信笃行。结合“三会一课”,广泛组织“支部书记讲党课”“普通党员讲微党课”等活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突出实战历练。注重在重大活动保障中锻炼队伍,大气预报团队开发的提前30天准确预测污染过程技术,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北京冬奥会保障中,均提前2天提供精准逐时 PM2.5 浓度预报结果,准确把握北京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演变情况,为重大活动保障工作及时提供科学准确的预报结果,多次得到党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党的二十大期间,大会秘书处总务组、生态环境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部门发来多封感谢信。三是营造浓厚氛围。围绕落实创建模范机关工作方案,以“岗位建功”“学习二十大精神践悟新思想伟力”主题教育知识竞赛等活动为载体,营造以“比”促学、以“赛”促知、以“知”促干的浓厚氛围,全面加强干部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加大宣传力度,深入挖掘宣传“身边榜样”,展示亮点成效,着力推动模范机关创建融入干部职工的工作与生活,切实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
坚持实干担当增强模范机关效能
一是全力保障重大任务。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监测“耳目” “基石”作用,有力支撑首都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历史性改善,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誉为“北京奇迹”。率先在全国构建了PM2.5精细化源解析技术体系,破解了大气PM2.5精细化来源解析难题,有力支撑北京市大气精细化管理和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建成覆盖北京街道乡镇的PM2.5和 TSP 智能监测网、地表水市控断面监测网,支撑了市委书记月度工作点评会,相应结果纳入市领导驾驶舱,为开展北京市生态环境考核评价及风险防范奠定基础,显著提升了全市各级环境质量精细化管理水平。面对2023年气象条件整体不利、外来沙尘频发、区域排放强度回升等不利影响,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发扬“一微克”精神,以科技创新提升治污支撑能力,统筹开展了生态环境新型治理体系建设,探索建立“三监”联动精准治污新模式、智能感知监测网络,为北京市PM2.5实现连续三年稳定达标起到关键支撑作用,相关做法被央视《焦点访谈》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北京电视台的相关栏目采访播出,有力支撑了北京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二是着力提高发展水平。紧紧围绕首都生态环保功能定位,持续推动业务绩效、核心竞争力、服务质量和满意度不断提升。现有“大气颗粒物监测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河流全物质通量重点实验室”2个重点实验室,参与制定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27项,在研国家级项目11项、省部级项目11项,获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00 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9项,其中,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环境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三是大力厚植为民情怀。领导班子成员带头示范,各支部跟进落实,围绕一线部门、群众关心的生态环境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区、街道开展帮扶、共建活动,近两年累计开展技术帮扶50余次,提供帮扶对策建议200余条,深受街道、乡镇好评。坚决贯彻市直机关工委关于基层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工作的通知要求,强化与社区的黏性互动,协助街道社区开展垃圾分类、桶前值守等活动400余人次。疫情期间,分5批共计38人下沉朝阳、海淀、顺义、房山等区的重点社区,投身抗疫一线,出色完成任务,充分展现了生态环保铁军先锋队风采。近两年来,累计开展扶贫助农6次、应急监测及演练10余次,累计收到社区感谢信50余封、锦旗2面,以实际行动彰显了首都生态环境监测人应有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监测中心先后被评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集体、首都文明单位。
坚持育强人才积蓄模范机关后劲
一是创新机制育人才。以“创造一流业绩、铸就一流事业、争做一流专家”为目标,落实建立“一个人才培训学堂”,秉承“两条人才发展路线”,推进“三项人才培养计划”,树立“四种人才典范精神”,形成“五类人才选用标准”的“12345”发展策略,以“人才年”等形式大力培育适应首都生态环境现代化发展的新型人才。二是搭建平台提能力。搭建“环保讲堂”“名师讲座”等专业授课平台,举办应急监测、噪声监测、环境统计等专业技术岗位建功活动,积极营造“学技能、当标兵、树形象”的大练兵氛围。连续多年举办青年学术演讲比赛,培育开口能讲的青年学术人才,为首都环保青年学术演讲和北京青年学术演讲比赛输送了大批人才,取得优异成绩,成为宣传生态文明思想的主力军。三是丰富活动激活力。开展趣味运动会、主题摄影比赛、三八妇女节插花、六一儿童节才艺展示、九九重阳节登山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加强文化宣传,培养职工集体意识、竞争意识,展现干部职工良好的精神风貌,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利用好职工之家、读书角、公告栏等场所设施,保障职工活动有场所、学习有场地、宣传有舞台。近年来,1人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1人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人获“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30余人次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首都劳动奖章”等荣誉。
(执笔人: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冯鹏.闫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