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1945│张玉和:“没有枪,也可以战斗”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抗战史,浓缩着我们国家涅槃重生的关键一程,蕴藏着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绝不衰的精神密码。论从史出、鉴往知来,抗战亲历者无疑是最为宝贵的史料来源。让我们仔细聆听市直机关抗战离休干部的那些故事,感悟民族脊梁的力量,礼赞英雄主义的情怀,激荡保卫家国的热血,照亮我们继续前进的征途。
斗争形势严酷的1942年,市水务局抗战离休干部张玉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青年报国会。抗日战争期间,他曾在八路军通县大队政治干事等岗位上开展对敌斗争工作。当时,从三河到峪口60里地的距离,敌人每隔二里地就设一个炮楼,一发现八路军,立马射击。鬼子还迫使老百姓在路边挖出四五米宽的深沟,目的就是不让八路军往山里面转移。八路军要过沟有一个办法——在壕沟沟壁上挖“脚窝儿”。“脚窝儿”像一道暗梯,部队官兵踩着它从沟里“拾级”而上,爬上沟沿,就能设法通过敌人的封锁线。挖“脚窝儿”这个任务,落到了张玉和身上。14岁的张玉和心里没有“怕”字。夜里,他潜入壕沟,按着双脚落踩之处,一铲一铲在沟壁上挖出“脚窝儿”。行踪要隐蔽、动作要迅速,稍不留神被敌人发现,后果不堪设想。年轻的张玉和沉着冷静,挖出了一道坚实的“脚窝儿”暗梯,帮助部队顺利跨过壕沟。
打鬼子不光要有勇气,还要智取。挖电线杆、切断电路,破坏通信联系……这些“不开枪”的行动同样给敌人造成了沉重打击,胆大心细的张玉和不知干了多少回,总能全身而退。1943年9月,张玉和加入中国共产党。尽管年纪小,但张玉和的可靠赢得了组织的充分信任。他入党后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负责掩护隐蔽在村里的县委书记尚池。张玉和与几个地下党员在其老叔家房下挖出可藏人的地道,以防万一。最终,张玉和顺利完成了任务。
张玉和参加革命时,正是抗战最严酷的时期。张玉和小小年纪就横下一条心:一定要把鬼子赶出中国去!有一次伏击敌人,张玉和在墙上挖了射击孔,正当他低头装弹匣时,一颗子弹嗖的一声打进了射击孔内。那是最危险的一次,如果子弹稍偏一点,他可能就没命了。
时光荏苒,烽烟已逝。2021年,家人帮93岁的张玉和注册了自己的微信账号,昵称是“八路小张”。对于这个网名,老人很满意。他点开自己的微信头像,一个年轻的卡通八路军战士站得笔挺,敬着标准的军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