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 北京市直机关“强国复兴有我”百姓宣讲团宣讲故事分享(四)


编者按
7月25日至27日,北京市“强国复兴有我——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百姓宣讲调研汇讲暨骨干培训班在北京社会科学院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市直机关“强国复兴有我——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百姓宣讲团的5位宣讲员代表,个个热情饱满,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用平实的语言、鲜活的事例,生动讲述了市直机关党员干部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积极作为、顽强拼搏,推动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感人故事,展现了市直机关各行各业党员干部“讲政治、能扛活、有情怀”的良好精神风貌。我们将陆续刊发5位宣讲员代表的现场发言,供大家交流学习。
破茧重生的“中国味道”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我是北京市一中院的隋继贤,今天我的宣讲题目是“破茧重生的‘中国味道’”。
不知道大家记忆里的年味是怎样的?我记忆里的年味是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时的欢声笑语,是和小伙伴们追逐打闹时的浪漫天真,是电视上时不时响起的一条广告语“有汇源才叫过年”。
汇源,一个曾经家喻户晓的国民果汁品牌,一个广告遍布大街小巷、飞机高铁的明星企业,谁也没有想到,有一天它会成为破产法庭的当事人。
2020年的汇源债台高筑,银行账户被司法查封,没有现金流,企业负债率已高达1140%。债权人空有一纸凭证却宛如废纸一张,要不到钱;工厂停工发不出工资,工人们生活困难;地里的果子成熟了却没人收,散落一地,果农们也愁红了眼。各方都对困境无计可施,无奈的他们选择敲开了北京破产法庭的大门……
还记得那是一个寒冬,一大早我就接到师父的电话,“走,汇源的职工代表们来了,我们得去接待一下。”我在心里悄悄嘀咕,“甭说,这肯定是要钱来了。”刚刚毕业的我心里不禁有些发怵。结果没想到,一出法庭,职工们将我们团团围住,领头的一个大姐身影有些踉跄,却用力把一个厚厚的信封塞进我们怀里,激动地拉着我们的手说“法官,汇源是不是要破产了,听车间主任说只要有人投钱就能走什么重整程序,俺们不懂这些,但也想帮帮企业,这钱您拿着!”通过交谈,我们才得知,张大姐因小儿麻痹后遗症,右腿肌肉萎缩,难以正常行走,那天是工友们一路搀扶她,才来到了我们面前。她说是汇源给了她一份工作,给了她平等、尊严和一个温暖的“家”,她想要保住她的“家”。看着她眼中闪烁的泪光和那份沉甸甸的期盼,师父坚定地说,“这是大家的血汗钱,我们不能要,但是请大家放心,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救活汇源!”送走职工们时,我和师父看着张大姐一路跛行的背影,我能感受到,师父微微挺起了脊背,肩膀却抑制不住地颤抖,但最终师父也只是跟我轻轻说了句“回吧”。
从那天起,师父每天带着我,一边跑银行、跑监管,协调各单位解除企业资金冻结,保障企业能够继续生产经营;一边向社会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为企业注入新的血液;同时我们还要跑超市、跑工厂,寻求上下游产业链上其他企业的支持。记得当时,我们和汇源的水果供货商进行洽谈,希望他们能够先给企业继续供货,后结货款。对方沉默良久,最后抹了一把脸说“法官,我们信你一回。但这些果子都是从那些靠天吃饭的果农手里收上来的,别让我们失望......”
就这样,在各方的一致努力下,2021年汇源终于进入重整程序,经法院批准继续经营,各种查封冻结措施得以中止,当年销售收入就同比增长49.7%,毛利率同比增长至39.5%,实现销售收入、盈利能力都大幅“回血”的良好局面。
2022年6月24日,北京市一中院裁定批准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重整计划,汇源终于重整成功!本次重整共为汇源引入投资16亿元,让101家上下游产业链上的小微民营企业得以正常经营,为500多位职工提供就业岗位,也守护住了千万消费者心中的“中国味道”。
2023年底,我们对破茧重生的汇源进行回访,企业现在已经研发了新的饮料生产线,结合时代潮流推出了一批零糖零卡饮料。那一刻我看到熟悉的果汁又摆满了厂区,新的饮品也应运而生,一个三十几年的民族品牌又再次腾飞,焕发出新的生机,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而更令我激动的是,远远的,我看到了那个当初来法庭的张大姐正坐在她的工位上冲我们招手,那一刻我知道,我们守住了汇源,也守住了她的“家”。也是从那一刻起,汇源于我,不再仅仅是儿时记忆里的一抹甜,而是化作了心头的一份暖,一份身为司法工作者,能守护这份人间烟火、这份平凡幸福的沉甸甸的暖意。
汇源重整成功并非个例,而师父和我也不是孤军奋战,自2019年1月30日北京破产法庭正式成立,六年来,一批像我们一样的人,先后审结了北大方正集团、清华紫光集团重整等大案要案,成功挽救企业112家,引入投资1555亿,化解债务8400余亿,稳住了近10万名职工的工作岗位,也守护了10万个家庭的幸福。也是一批像我们一样的人,始终坚信法治的力量,始终坚持以破产审判的“小切口”,助推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大发展”,为首都高质量发展贡献司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