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6日 星期二

心向一处聚 劲往一处使——北京气象党员干部职工“迎战”极端强降雨工作群像

发布人:市直机关工委 发布时间:2025-08-13 09:54:47 来源:市气象局机关党委 文字缩放:

近期,北京持续出现强降雨,市气象局立即进入I级应急响应状态,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用实际行动践行汛前“挑重担、当先锋、打头阵”的承诺,上下联动、内外协同,从会商研判到一线值守,从服务公众到驻村救灾,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极端认真负责的担当精神,全力以赴做好汛期气象服务保障。

全员迎战,上下同心筑防线

7月29日7时50分,北京市气象局会商室的一个角落,刚刚熬了一个大夜的气象党员干部职工正匆忙吃着早饭,再过一会儿,他们又要“兵分两路”,一组参加全国早间天气会商,一组参加北京防汛调度视频会。这样的双线“作战”已持续多日。

28日深夜,北京防汛调度视频会的声音响起,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郝丽萍汇报最新雨情。她的声音明显有些沙哑——从23日起,这样的视频调度每天不定时进行,不分昼夜。

大屏幕上,14个区气象局的画面实时轮播,基层气象党员干部职工同样坚持“在岗、在职、在责、在状态”。其中,平谷、怀柔和密云区气象局的画面略显不同——28日,市气象局成立三个专项工作组,局领导分别带队,与中央气象台、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进驻这三个强降水集中地区,指导并协助基层气象预报服务,为防汛抢险提供支撑。

协同攻坚,凝聚气象服务合力

领导干部以上率下,靠前指挥;各岗位锚定职责定位,形成上下同心、高效联动的工作格局。

北京市气象台以集体智慧筑牢预报防线,从值班首席到加强岗首席,再到班下首席,围绕降雨形势反复研判;决策气象服务岗,一份接一份的服务产品滚动更新;从区气象局来交流的预报员,将市区两级经验、做法结合起来,为预报服务注入新活力;新入职的年轻人围在值班员身后,记录学习,快速融入工作环境。

市气象探测中心副主任范雪波深夜从家赶到会商室,连续多日驻守,与市气象数据中心密切配合,深入业务一线了解观测设备、数据的运行情况,遇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

家住怀柔区的气象探测业务人员孟磊,受强降雨影响无法抵达单位。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主动请缨配合怀柔区气象局到喇叭沟门、汤河口等气象站巡查,确保观测设备正常运转。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选派有经验的科研骨干,由副院长赵秀娟带队参与市气象台值守,提供模式预报与降雨实况对比分析,为首席预报员研判天气趋势提供科学支撑。

内外联动,架起雨情传递桥梁

“目前全市降雨情况如何?我们马上连线北京市气象局高级工程师赵娜,了解下最新情况。”连日来,市气象局与电台、电视台加密节目频次,将最新雨情第一时间告知公众。

市气象局职能处室几乎全员出动,或请示发布预警,或保障观测数据及时上传,或组织跟进服务……各个岗位环环相扣,为预报服务的顺畅开展提供全方位保障。

强化内部协同的同时,气象服务力量也主动向外延伸。各区局和直属业务服务单位或进驻当地指挥大厅,或连续驻守重点行业部门,以服务需求为导向,随时分析解读降雨实况、趋势等,为各级各类防汛指挥提供气象服务。

一线救灾,驻村第一书记在行动

平谷区镇罗营镇清水湖村遭遇极端强降雨,村庄一侧发生泥石流,道路、桥梁均被冲毁,全村断电断水,通讯不畅。市气象局驻该村第一书记张茜于当天提前到岗到位,第一时间投身防汛救灾一线,组织做好受灾群众安全转移和灾后保障工作。

暴雨来临前,张茜紧盯气象数据,对照村地形图研判雨情走势,联合村“两委”、包村干部挨家挨户动员转移。直至凌晨4点,所有村民安全抵达安置点。降雨期间,张茜带领村干部蹚着积水,冒雨巡河巡路,察看险情。发现主干道多处被淹后,张茜立即上报镇政府,一边疏导安置点群众,一边劝导车辆绕行。灾后,他在安置点支起大锅煮热面汤,道路刚通就驾车冒险去临村采购物资;得知卧床失能老人因断电无法使用生命维持设备,他紧急协调,第一时间将发电机安装到位;面对村里少数因特殊原因留守的村民,他从平谷城区自费购买矿泉水、方便面、八宝粥和应急药品,送到村民家中,到集中安置点慰问村民,并为他们理发。

暴雨虽过,服务不停。北京气象党员干部职工将继续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初心使命,站好汛期气象服务每一班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