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场  )

抓机关带体系 党建引领改革创新 做最好的政务服务

发布人:市直机关工委 发布时间:2023-06-14 20:04:38 来源:市政务服务局 文字缩放:

抓机关带体系党建引领改革创新

做最好的政务服务

市政务服务局党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机关党建工作才能找准定位”,为做好新时代机关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市政务服务局自组建以来,始终坚持企业群众需求在哪里,党建创新实践就推进到哪里,在实践中探索融合的有效路径,努力实现党建强、业务优的生动局面。主要做法如下:

一、聚焦“融什么”,找准切入点,为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指引目标方向

市政务服务局是党委政府服务企业、群众的“总前台”“总窗口”,局党组牢记“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始终把机关党建置于服务大局中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将党建融入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立足职能定位,围绕“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构建智慧、便利、高效的现代政务服务体系,已建成覆盖市、区、街乡镇、社区村四级的政务服务大体系,形成了“门、窗、网、号、端”一体化服务大前台,以党的组织力绘就服务群众“同心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告知承诺、“证照分离”“一件事”改革,创新“6+4”一体化综合监管场景建设,深化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以“小切口”联动,有效激发市场活力。提升“四个服务”水平,履行“首席联络官”职责,探索机关党组织与中央单位和驻京部队党组织结对共建,深化央产小区接诉即办,健全完善“双台账”制度,推进“外联事项进大厅”,中央单位、驻京部队对我市满意度评价连续提升。

将党建融入首都大事要事服务保障。主动担当,选派优秀党员干部参与国庆 70 周年、建党 100 周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党的二十大等服务保障,为重大活动、重要会议圆满成功作出积极贡献。站稳人民立场,党建引领 12345 市民服务热线持续推进接诉即办改革,进而撬动基层“治理变革”。四年多累计受理诉求超 1 亿件,特别是疫情期间,充分发挥接诉即办“探针”作用、高效办理涉疫诉求,诉求解决率、满意率不断提升,接诉即办进校园、接诉即办立法等获中央领导的肯定。高水平举办接诉即办改革论坛,搭建首个聚焦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高规格国际交流平台,首次发布城市治理现代化北京宣言等一批成果,生动讲述“中国之治”北京故事。

将党建融入政务服务改革创新。紧紧围绕“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化政务服务改革,精心设计推进“党建 + 政务服务”,推行“支部书记挂帅”,锚定“一业一证”改革、“京策”平台建设、数字政务建设、加快提升政府网站能力、推动接诉即办数智化发展等重点改革任务,由党支部书记牵头攻关,“挂图式作战”“项目化推进”,会同相关部门健全新技术新领域、数字经济准入准营制度,提高审批效率,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服务便利度。

二、探索“怎么融”,抓住着力点,为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创新方法路径

结合各级党组织的职责任务及差异化需求,不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深化“六个引领工作法”(引领目标方向、引领动员部署、引领推进溶实、引领总结提升、引领队伍建设、引领服务群众),推动机关党建与中心工作、业务工作同频共振、相融互促。发挥品牌效应促融合。精心锤炼“政务先锋”党建品牌,深化拓展“政务先锋”时代价值,不断增强品牌效应。思想上,借助学习教育、“双报到”志愿服务、重大任务落实等,把“政务先锋”的精神内核植入全体党员思想深处,进而带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组织上,深化“一机关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活动,推出“三抓三促”(抓学习促提升、抓执行促落实、抓效能促发展)“一对接、二打造、三结合”等一批党建品牌,把基层党建创造的“小盆景”拓展为机关党建“大风景”。工作上,聚焦重点改革任务,举办“政务先锋”改革成果报告会,交流党建引领攻坚克难经验做法,推动互学互鉴互促,激发各党支部创先争优内生动力。

深化党建延伸促融合。探索功能型党组织协同联动工作机制,打造市政务服务中心、市民热线话务大厅党建共同体。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开展“四同六度”功能型党组织建设,出台《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构建“大厅党建联席会 - 岛区联合党建活动组 - 进驻单位党组织”三级组织架构,形成党建引领下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政务服务格局。在市民热线话务大厅,建立与驻场公司每月一次党建碰头会制度,对热线中心党建和热线平台管理中需要协调配合、共同参与的重要事项共商共议、共决共办、共助共促,持续提升一线话务坐席凝聚力。

推进“党务 + 政务”促融合。建立党群服务中心与政务服务中心联动机制,在企业群众集中的村居、镇街、园区、商务楼宇及商圈,依托党群服务中心主阵地,整合基层各项党群工作和政务、社会、市场等各种服务资源的服务平台,融合党建指导、政务服务、文明创建、接诉即办、群团联系等多种工作机制,共建一支教育管理双向并轨、作用发挥双向聚焦的服务队伍,实现服务融合、机制融合、人员融合,整体提升首都城市基层党建和政务服务工作水平。

三、瞄准“靠什么融”,筑牢支撑点,为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提供坚实保障

把建强队伍、明晰责任、夯实制度作为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的长远之计、根本之策,从基本制度严起,从日常规范抓起,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制度化规范化。

队伍赋能强融合。建立政治引领、源头储备、培养历练、依事择人、正向激励、从严管理的干部工作体系,着力建设既精通党务又熟悉业务的党务干部队伍,整体提升融合、转化能力。推进政务服务队伍建设,制定《政务服务综合窗口人员能力与服务规范》地方标准,连续 4 年开展“小小窗口,满满服务”专项行动和“北京榜样·政务服务之星”主题活动,全系统先后涌现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北京榜样”年榜人物等一批优秀集体和个人。

压实责任强融合。制定抓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完善党组统一领导、机关党委组织协调、各级党组织齐抓共管、群团组织共同参与的大党建工作格局,形成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强大合力。建立机关党建与年度重点任务督查相协调的工作机制,加强对党建与业务融合情况的督查检查。在年度绩效考核和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中,实行党建与业务联动评价,把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作为检验党建工作好不好的重要指标,把评议结果作为干部年度考核和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促进党建和业务结合得更紧、抓得更实。

正风肃纪强融合。驰而不息深化作风建设,班子成员带头抓作风,首创“下基层、跑工单、走流程、蹲点位”实践机制,倡导“离案工作”,深入“三场”(话务现场、问题现场和协调会场),推行“三五”工作法(每名干部每天接听或跟听 5 个电话、每周派发或跟踪 5 个工单、每月推动协调解决 5 件疑难诉求),扎根企业群众、基层一线开展调研,推动调研成果转化,引领作风建设、效能建设取得实效。坚持“严上加严、实上再实”,深化“以案为鉴、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坚持月度廉政学习机制,打造“清风政务”廉政 IP,制定出台《关于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工作意见》,为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提供坚强有力的纪律保障。

奋进新征程,我们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市直机关工委指导帮助下,坚持系统思维、问题导向,扎实推进主题教育,不断打通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堵点、痛点、难点,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政务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