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场)

强化政治机关建设 提升把关服务效能 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北京海关形成生动实践

北京海关 2022-10-28 19:27:03

强化政治机关建设提升把关服务效能

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北京海关形成生动实践

北京海关党委书记、关长张格萍

一、守护首都,答好绝对忠诚的“政治卷”

将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大的政治、最根本的政治,坚决做到有感悟、有表达、有情感、有行动、有成效。提高站位学。坚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党委带头日学周研,今年以来集体学习 51 次,基层党组织开展学习研讨 800 余次。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聚焦“五个牢牢把握”明确“学什么”,强化“全面学、深入学、系统学”解决“怎么学”,坚决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行动指南推动“怎么干”,学思践悟、知行合一。北京海关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情况被央视、北京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近 20 次。遵循号令做。始终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第一要务,闻令而动、遵令而行,梳理确定重点任务 37 项,健全“日推进、周调度、月督办、季考核”工作机制,以“时时放心不下、时时扛起责任”的使命感抓落实、求实效。突出特色创。一体推进“学查改”专项工作和政治机关建设专项教育活动,创新“五学五查五改”路径,开展“政治机关建设我来讲”,4385 人次典型经验参加交流研讨,梳理岗位政治要求 1597 项,实现人人学、个个查、全员改,党员干部的政治机关意识、政治敏锐性、政治责任感明显增强。

二、坚持首善,答好素质过硬的“队伍卷”

将管党治党作为最重要的政治责任,大力弘扬求实、扎实、朴实的“三实”新时代海关文化,以推进“强基提质工程”为抓手,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准军事化纪律部队。打造“强”的班子。关党委“四个带头”作表率,“四责协同”强担当,“四管齐下”抓监督,明确 57 项重点,抓好关键少数、盯住关键环节,持续打造政治坚强、团结协作、务实担当、勤政廉洁的领导班子,以班子强带动队伍强、工作强、事业强。关党委带头开展“防疫情、稳外贸、保安全”大调研大排查活动,今年以来共开展基层调研 237 次,职能部门“一把手”342 人次开展基层跟班作业,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 47 篇。锻造“铁”的队伍。持续开展“合格支部”建设、“四强”党支部评选、党建品牌争创,全关 280 个党支部全部实现“一支部一品牌、一品牌一特色”,7 个支部获评全国海关基层党建示范(培育)品牌,亦庄海关查检二科党支部的“E 把关·溢服务”工作法获市委组织部宣传推广。结合基层党建“双提升”,全面实施“十百千万”党建提升行动,强支部、强书记、强党员,力争使全国海关党建品牌达到 10 个,“四强”党支部达到 100 个,千名党员干部实现能力素质“双提升”,在服务万家进出口企业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培树“军”的作风。锚定“走前列、创一流”的准军事化纪律部队建设目标,每年集中开展“内务规范强化月”活动,开展“关有示范、处有红旗、科有标兵”的“三个一”内务品牌建设,大力倡导“事事马上办、人人钉钉子、个个敢担当”。深入开展“窗口作风提升百日行动”,全面推进“现场监管与外勤执法权力寻租”专项整治和“海关重点项目和财物管理以权谋私”专项整治,以“八廉”工程(思想铸廉、文化育廉、教育倡廉、作风树廉、制度固廉、监督促廉、惩腐强廉、自律守廉)为抓手,一体推进“三不腐”,持续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营造“家”的氛围。北京海关每天有 900 多名干部职工奋战在抗疫一线,近 300 人穿着防护服直面病毒,常态化保持近 600 人的闭环工作队,工作责任重、压力大、风险高,付出大、牺牲多,非常不容易。为此,北京海关出台37 项关心关爱措施,关长带头走进封管区,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工作机制,对闭环人员家庭进行“点对点”帮扶,解决后顾之忧,传递关心关爱,激励建功立业。今年以来北京海关有 11 个集体、19 名个人获省部级以上表彰。

三、胸怀首要,答好严把国门的“安全卷”

将维护国门安全作为最有力的政治担当,建立“全风险要素防控、全链条协同监管、全流程运行监控”安全工作机制,以枕戈待旦、临渊履薄的状态,把国门守住守牢守好。冬奥保障树样板。以“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误不起”的最高标准,监管涉奥航班 1048 架次,人员 4.4 万人次,实现通关零延迟、检疫零遗漏、服务零投诉、人员零感染,打造了国家重大活动通关服务保障的成功样板,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荣誉称号。疫情防控不松劲。牢记“坚持就是胜利”,坚持“严的主基调”,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多病同防”,举全关之力守国门、筑防线,持续提升防控科学性精准性。守护国门筑屏障。严把政治安全关,持续加大对核生化爆、枪支弹药、政治类反宣品的打击力度,坚决将各类违禁品拒于国门之外。

四、注重首创,答好保稳提质的“发展卷”

将海关为民作为最深厚的政治情怀,全面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以及海关总署促进外贸保稳提质的各项措施,创新实施“四优四提促‘五子’”服务工程,实施 28 项举措促进发展。今年前 9 个月,北京地区实现进出口 2.65 万亿元,全国排名第 5 位,同比增长 18.6%。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对海关工作予以肯定表扬。聚焦优平台,改革提效能。将“两区”建设涉及海关工作的 39 项任务细化为 106 项具体措施,海关服务措施在北京“两区”建设十大最具影响力政策中占据 4 席。天竺综保区艺术品进口已占全国 1/3,医药进口已占全国 1/5;大兴机场综保区顺利封关运营,已实现进出口总值 2.3 亿元;助力中关村、亦庄综保区申建工作,推动形成“两场四区”新开放格局。聚焦优通道,通关提速度。持续畅通“双枢纽”空运通道,空港口岸海关作业时间压缩 60%。持续畅通京津“无水港”海运通道,优化“船边直提”“抵港直装”工作流程,完善京津冀海关保通保畅协调工作机制,实现京津冀 166 家产业链供应链重点企业名单互认,提高通关效率,助力稳链强链。当前北京关区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保持历史最好水平。聚焦优环境,服务提质量。党委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开展“海关政策进万家”“百名干部下基层”等活动,全方位开展政策宣讲,惠及企业 6310 家。畅通“12360 服务热线”“首关一站通”,答复办结企业咨询 2.3 万余件,推动解决企业面临问题 429个,企业咨询办结率、满意率均为 100%,高级认证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2.3%,树立起可亲、可敬、可靠的海关形象。聚焦优产业,政策提优势。帮助企业用好用足 RCEP、税收减免、加贸保税等政策,打造六位一体“芯”模式,为首都高新技术、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提供个性化服务。今年以来共为企业减免税款 21.6 亿元,居全国海关首位。实施企业进口研发“白名单”制度,采取 19 项便利措施,创新推出低风险特殊物品智能审批政策,前三季度医药产品进口同比增长 34.9%,整体出口速度提升了 30%。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更高站位、更实作风、更强担当持续深化政治机关建设,铸忠诚、担使命、守国门、促发展、齐奋斗,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北京海关形成生动实践。相信在北京市委和总署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直机关工委、总署政工办以及署市各单位各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北京海关各项工作必将迈上新台阶、取得新的成绩,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