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绿色发展 数据筑基首都生态文明新篇章
北京市统计局 2025-07-31 18:11:50
党建引领绿色发展 数据筑基首都生态文明新篇章
市统计局能源处党支部书记、处长 郑晓光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能源与资源统计处肩负着全市能源和资源统计调查、节能监测评价的重要职责。近年来,能源与资源统计处党支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扣“双碳”战略目标,打造“党建+绿色发展”特色品牌。积极响应“四强”党支部建设要求,不断提升政治功能,加强支部班子建设,强化党员队伍素质,确保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为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统计支撑和数据保障。
一、以思想伟力铸牢绿色发展数据根基
深刻领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内涵,将政治建设贯穿业务全程。强化理论武装,建立“第一议题+专题研讨”学习机制,2024年以来组织28次支部党员大会,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引导党员、干部心怀“国之大者”,将“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落实到碳排放核算、绿色经济统计监测等核心任务中。扛起政治责任,紧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绿色低碳发展”部署及市委“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建设”目标,将党建品牌“党建引领绿色发展,同心守住绿水青山”融入业务实践,确保能源统计工作始终服务首都发展大局。
二、以头雁效应攻坚重点改革任务
支委、班子带头啃硬骨头,推动两项全市重点任务形成突破。开展绿色经济统计核算,完成覆盖11大类、436个行业小类、5个行业中类、18个行业大类的《绿色经济核心产业统计目录》编制。创新“政策匹配+AI搜索+人工校验”工作法,利用DeepSeek人工智能搜索和人工经验校验相结合的方式,在发展改革部门的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与统计部门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之间建立对应关系,确定统计核算范围,摸排先进能源产业等重点产业企业清单,为绿色经济增加值核算奠定基础,助力北京率先构建绿色经济“测得出、算得准、评得实”的统计监测评价体系。市区两级共同探索建立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推动全市及城市副中心分能源品种消费量统计和碳排放快算试点工作。努力寻找破解“分品种能源消费快算”难题的方式方法,完成2020—2024年度全市能耗分品种快算测算;联合燕山石化开展工业生产过程碳排放核算,与首都电力交易中心共同推动建立绿电交易数据共享机制,为“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提供数据支撑。
三、以先锋本色锻造能源统计铁军
一是“学学相长 集思汇智”能力筑基。2024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绿色低碳发展、人工智能统计应用、能源平衡表编制等主题,支部书记讲党课4次,普通党员讲微党课3次,局领导讲党课2次,与支部党员大会政治理论学习相结合开展业务研讨2次,努力培养懂党建、精业务、通核算的复合型人才。青年党员牵头完成5项绿色低碳发展相关课题研究,3篇课题报告转化成果获市领导批示。围绕零碳产业园区建设、生态保护补偿统计监测、气象数据与能耗关系等热点领域、业务痛点,正在开展课题研究5项。二是作风护航,严把数据质量“生命线”。2024年以来,在全市范围组织对400余家调查单位能耗水耗数据开展核查,与水务部门建立线索共享机制,从市场监管部门协调车用天然气、氢气气瓶使用情况,多种方式相结合筑牢能源统计数据基础,北京能源统计数据质量多次获得国家统计局好评。三是实践砺剑,深入基层走访调研,认真倾听基层声音。支部党员与基层统计所开展结对共建活动4次,推动解决电子统计台账推广、统计云联网直报平台审核、调查单位分类培训等诉求,及时回复社会公众问题咨询,认真解答调查单位统计业务填报咨询,办理52件政风行风热线解答,完成4项代表委员建议提案办理,积极引导社会预期,防范舆情风险,让数据服务直抵绿色发展“最后一公里”。
四、以数据赋能服务首都绿色发展
党建业务互促共进,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构建“能源统计制度-能耗、碳排放统计核算-生态保护补偿统计指标体系-绿色经济统计核算”能源与资源统计业务全链条,支撑全市能耗、碳排放规划目标完成情况监测、《生态保护补偿条例》政策落实、十五五产业政策制定,获得国家统计局及市属相关部门肯定。首次确定全市绿色经济统计范围并将数据成果转化为决策依据,量化全市先进能源产业发展情况,为发展改革部门制定政策、调度相关产业发展提供量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