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党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统计监测工作走深走实
北京市统计局 2025-07-31 18:11:02
以高质量党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统计监测工作走深走实
市统计局区域协同处党支部书记、处长 那娜
区域协同处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统计监测工作的牵头部门,承担京津冀协同发展统计监测办公室和京津冀统计协同专题工作组办公室双重职责。近年来,区域协同处党支部坚持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强化首都“五子”联动统计监测,以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联合印发的《以高质量机关党建服务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的若干措施》为指引,持续深化“数说京津冀 协同向未来”支部品牌建设,联动津冀、协调各方,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坚持党建与队伍建设、业务发展同谋划、共部署,不断激发统计监测服务效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统计监测工作走深走实。
一、强化政治担当,服务国家“大战略”
坚持走在学习前列,三地统计部门共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讲话和京津冀党政主要领导座谈会精神,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向大局聚焦、向中心聚力,推进发展共谋,制定全国首个跨省统计监测制度,构建全国首个区域发展指数,支部党员带头担当作为,与26个部门连续座谈研讨,在近万笔数据中挖掘出144个协同指标,纳入监测指标体系的协同指标由8个增加到17个,更加突出反映协同成效。着力激发三地党员干部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创新建立京津冀统计部门经济形势分析会机制,胸怀“国之大者”同题共答研判区域经济和民生走势,以“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韧劲攻克区域统计监测的“硬骨头”,以“钉钉子”精神逐项突破三地统计指标不可比的难题,形成多篇监测报告被中办信息刊物采用,服务中央和三地党委、政府科学决策。
二、探索联学联建,推进统计“大联动”
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推动三地成员单位党支部联学联建,探索将党建融入调研与培训中,联合开展党性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在赴各大区域调研中,组织三地党员干部参观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重温初心使命,激发新时代干事创业动力。组织毗邻地区党员干部赴房山区“红色背篓”教育基地,深入领会“不怕吃苦、艰苦奋斗、全心服务、一心为民”的“红色背篓”精神;组织“平蓟三兴”地区党员干部前往平谷区镇罗营革命历史纪念展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深对密切联系群众的理解。联合三地机关团委,策划“青春建功京津冀 共绘统计同心圆”青年论坛,支部年轻骨干走上论坛,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分享投身京津冀监测工作的感悟,进一步汇聚服务协同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大兴调查研究,破解难题“大提升”
用好党的调查研究“传家宝”,用统计人的脚步丈量京津冀,形成常态化联动调研机制,三地党员干部共同深入副中心、雄安、滨海新区等重点区域,以及通武廊、平蓟三兴等毗邻地区实地调研,面对面倾听企业诉求,了解基层急难愁盼问题。借鉴“他山之石”,带着对区域发展动能问题的思考,先后赴长三角、长江经济带、成渝、大湾区等区域调研,学习各大区域监测经验和先进做法。坚持做好调研“后半篇”文章,牢牢把握调研“深、实、细、准、效”五字诀,及时将调研发现的“问题清单”转化为调研信息,围绕集成电路产业协同不畅问题,支部党员带头攻坚克难,从一张调研问卷设计着手,走访行业协会、访谈重点企业,联动京津开展集成电路产业协同调研,聚焦区域发展动力和产业协同褃节问题形成多篇调研成果,多次获得市领导重点关注,为宏观决策提供参考。
四、讲好协同故事,构筑宣传“大矩阵”
以党建抓牢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充分运用监测成果联动宣传协同成效,积极引导社会预期。筑牢线下宣传主阵地,深化宣传渗透力。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契机,在第十五届中国统计开放日活动中,围绕“京津冀统计监测的这十年”讲述区域监测守正创新的历程,用数据坚守初心使命。打好线上宣传组合拳,奏响宣传“协奏曲”。连续四年与天津、河北联动开展数说京津冀协同发展周年统计宣传,数绘瓣瓣同心的协同发展故事,获得较好社会反响。持续创新季度发布模式,2024年引入“一图读懂”+“短视频”新形式,聚焦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联合拍摄解读视频,用百姓语言当好协同成效的“翻译官”。今年一季度首次增加全域指标数据发布,相关数据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引用,服务公众、凝聚共识,用统计声音数说协同发展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