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领航 以数咨政 精准服务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统计局 2025-07-31 18:04:55
党建领航 以数咨政 精准服务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
市统计局核算金融处党支部书记、处长 方秀玉
GDP核算是宏观调控和科学决策的重要支撑,是统计部门发挥“晴雨表”“智囊团”“参谋部”作用的重要载体。在局党组坚强领导下,核算金融处党支部始终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深耕“改革促发展”支部品牌,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统计服务效能,在精准核算GDP数据、科学监测经济运行态势中践行“为国统计、为民调查”的使命担当,为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统计支撑。下面,从四个方面汇报我们的探索与实践。
一、党建铸魂强根基,以“首善标准”算好“经济大账”
我们始终把强化政治统领摆在首位,将理论武装作为铸魂之本。通过深学细悟习近平经济思想和总书记对北京工作、统计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引导党员深刻认识GDP数据是“国之大者”的直接体现,不断筑牢“首善标准”的思想根基。在五经普GDP核算中,支部党员带头攻坚,像“绣花”一样精细核对每一笔数据,历经多轮测算评估,全面摸清北京经济“家底”。针对分区经济监测需求,党员干部主动扛责、加班加点,将季度核算工作周期从1周压缩至2个工作日,确保第一时间呈现各区经济动态。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城市空间新格局构建,率先在全国开展数字经济增加值核算,推动国有经济增加值核算取得实质性进展,新产业、新区域增加值核算拓展至20余项,以实干诠释了“党建红”引领“业务精”的深刻内涵。
二、党建赋能提质效,以守正创新擦亮监测品牌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常规统计方法难以快速反映经济恢复动态。我们以党建创新破解业务难题,提出“让年轻人大胆闯、党员骨干带头干”的思路,将组织活力转化为创新动力。2023年春节假期,以青年党员干部为主力的攻坚团队连续奋战数日,研究构建了北京市高频经济指标监测体系,通过追踪人流、物流、交通流、资金流等鲜活数据,将经济监测频率从月报升级为旬报、周报甚至日报,实现了经济动态的“实时感知”。在此基础上,我们融合常规统计与创新方法,打造了“事前预判+事中监测+事后回顾”的全周期监测体系,科学把握经济发展脉搏。同时,强化与全国及上海等地的横向对比,在对标先进中找准下一步工作方向。在党建引领下,我们既守统计初心,又创新监测方法、拓展分析视角,2023年以来撰写分析材料上百篇,多项对比分析、系列分析成为决策参考,为研判形势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党建拓局优服务,以主动作为延伸工作链条
我们始终践行“统计服务发展”理念,把主题党日活动开到发展一线,党员们在首钢园触摸产业转型的强劲脉动,在科技园区感受创新发展的蓬勃活力,在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品味文化交融的独特魅力,在北京金融法院体悟新发展理念的实践伟力,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化“服务大局”的责任担当。积极拓展服务场景、不断延伸服务链条,从“幕后”走到“台前”,从“默默耕耘”转为“主动发声”。近年来,多次向市领导解读核算方法、在全市开展统计核算专题培训,为各区各部门提供“一对一”辅导。从达规纳统条件节点到统计核算原则方法,从数据归因分析到工作对策建议,我们系统普及统计核算逻辑,同时通过科普视频、政务新媒体等渠道解读GDP内涵,让统计知识和数据走进群众。这一系列举措,不仅让“诚信诚实、依法统计”理念深入人心,更让统计思维嵌入经济工作其他流程,彰显“大统计、一盘棋”的协同效应,精准对接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服务需求。
四、党建凝心聚合力,以队伍建设筑牢战斗堡垒
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人。我们坚持“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模式,把队伍建设作为夯实战斗堡垒的“核心支撑”。精心打造“核算小课堂”“改革微党课”,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推进国民经济核算改革等业务难点紧密结合,组织党员干部围绕季度核算、国有经济核算、经营主体活动发生地统计核算等主题研讨交流,在思想碰撞中理清改革思路、推动干部成长。建立落实“业务骨干传帮带、青年导师领成长”机制,让核算新兵尽快掌握核心业务,统计新人迅速提升监测能力。如今,支部党员拧成“一股绳”,面对高强度的核算任务主动担当,面对越发复杂的监测需求协同攻坚,锻造出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队伍,为以高质量核算服务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了人才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