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抓“三个融合” 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


紧抓“三个融合”
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
顺义区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机关党委书记 周湘婷
一、背景情况
面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和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态环境的新期待,顺义区生态环境局机关党委立足自身职责,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紧抓理念、机制、载体“三项融合”,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切实以党建工作带动生态环境建设,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做法
紧抓“理念融合”,促党建和生态文明同心同向。激活“学习链”,强化政治锤炼。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依托理论学习中心组、青年大讲堂等载体,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导党员干部上讲台、谈心得,从被动“听课人”变主动“授课人”,切实以党的创新理论指导生态环境建设实践。激活“组织链”,建强战斗堡垒。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各党支部聚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优化营商环境等,设立执法检查、环境监测等15个现场教学点,帮助企业解决环保难题、强化环保意识,带动更多企业成为环保“优等生”。激活“服务链”,凝聚思想共识。构建“组织同向、党群同心、资源同享、提升同步”的党建带群建工作机制,形成“党员先锋岗+党员志愿服务队+党支部堡垒”服务网格,组织开展“绿意传声”“我是生态环保小讲师”等特色志愿服务,局党团志愿服务队获评北京市优秀环保公益组织。
紧抓“机制融合”,促党建和队伍建设同向发力。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坚持将党建和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建立内部绩效考核体系,将党建和业务任务指标融为“一本账”,以党建述职和业务比武为抓手,选树典型、交流经验、鞭策后进,推动各项业务工作提质增效。完善干部队伍培养模式。将党务、业务工作完成情况和个人日常表现有机结合,全面掌握、动态分析党员干部精神状态和工作实绩,对政治素质差的干部实行“一票否决”,真正把政治过硬、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识别出来、重用起来。近年来提拔使用科级干部110余名,新提拔科级干部的认同率达100%。狠抓作风提升。以作风建设三年行动为抓手,明确28条作风建设“硬任务”,把机关作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任务有机结合、同步推进,助力中心工作提质增效。
紧抓“载体融合”,促党建和业务提升同频共振。抓品牌引领提效能。坚持“品牌引领+创新提效”理念,把提升政治素养、锤炼党性作风融入日常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深入开展“‘一微克’精神”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干部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亮身份、比业绩,创新设置扬尘治理考核综合指数,探索工业园区VOCs(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新路径,顺义区PM2.5浓度连续4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抓“书记项目”解难题。党支部书记带领党员骨干开展现场调研、座谈交流、技术指导等,协调各方资源,解决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仁和工厂清洁生产整改、中关村顺义园扬尘管控等难题,推动企业绿色发展。抓主动服务显担当。选派党员骨干组建“绿色发展”服务队,推行“党建+绿色发展”主动服务模式,在全市率先开展企业绿色绩效评价,代表北京市在全国试点开展汽车制造业行业清洁生产审核,指导理想汽车成为第一批入围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市级储备库企业。
三、成效启示
牢固树立“抓好党建就是最大的政绩”的理念,立足职责定位,精准把握党建和业务的融合路径,从理念、机制、载体上打通融合通道,理念融合把牢正确方向,机制融合激发干事动力,载体融合增强工作成效,实现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互促共进。局机关先后获得首都劳动奖状以及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