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二场  )

全面释放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的强大效能 努力在新时代首都发展中扛旗帜打头阵当先锋

发布人:市直机关工委 发布时间:2024-11-26 09:23:14 来源: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文字缩放:

唐.jpg

全面释放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的强大效能

努力在新时代首都发展中扛旗帜打头阵当先锋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机关党委书记 唐建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机关党建工作才能找准定位。近年来,我们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把提高机关党建质量与忠实履行职责任务有机统一起来,引领党员干部在新时代首都发展中扛旗帜、打头阵、当先锋。今年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速6.9%,信息软件业营收增长12.3%,两大产业都跑出了向新提质的“加速度”,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超6成,首都产业经济已全面步入以“高精尖”为特征的发展新赛道。

一、抓政治引领,坚定不移跟党走

带头做到“两个维护”,是加强机关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我们始终牢记“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和政治机关定位,引领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紧跟党中央决策部署走,紧跟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走,把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在行动上。

一是增强跟党走的内在主动。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制定创建模范机关实施方案和加强全局系统党的政治建设20项措施,对学习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严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出明确规定,确保政令畅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们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主动对标对表,研究制定本领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119项具体措施和任务清单,为奋进“十五五”奠定基础。

二是锤炼跟党走的过硬本领。围绕党中央明确和市委规定的内容,立足岗位必备、现实急需,科学制定和认真落实中心组理论学习计划。开展“发展新质生产力”主题研讨、青年干部优秀课题研究成果评选表彰,举办处级干部、党支部书记和科级干部轮训班,督促党支部落实“上下同题”“联学联建”等要求,推动理论武装走深走实。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提出聚焦“六个懂得”即懂国家战略、懂科技方向、懂产业政策、懂企业运作、懂项目管理、懂投资金融,紧扣“六种能力”即产业谋划、任务调度、调查研究、沟通企业、统筹协调、综合分析能力,努力建设善做善成的专业型实干型产业干部队伍。今年,我们还开展“青年干部下车间优服务”活动,组织120多名青年干部到小米汽车、京东方等11家企业,熟悉研发生产,了解发展诉求,促进工作方式革新,为增强惠企政策精准性提供“源头活水”。

三是彰显跟党走的履职实效。坚决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努力绘好“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工笔画”“实景图”。近年来,我们立足减量发展背景,制定实施50余个产业政策,培育2个万亿级集群、8个千亿级集群,成功申创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工业和信息软件业固定资产投资均超900亿元、创十年来新高;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突破1000家,是“小巨人”第一城。在全国率先建设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和全国首个人工智能训练基地,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44%,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聚焦6大方向20个领域,在全国率先出台未来产业发展意见,建立全市统筹和促进机制,使新质生产力成为新的发动机。

二、抓组织功能,闻令而动当先锋

基层党组织组织能力强不强,抓重大任务落实是试金石,也是磨刀石。我们制定实施党建融入重大任务实施办法,坚持政治动员在一线、常态教育在一线、比学赶超在一线、党旗飘扬在一线,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关键时刻站出来、冲上去,拼搏奋斗、创先争优。2020年以来,21名同志和6个集体受到省部级以上表彰,涌现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北京市“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北京市工人先锋号”等先进典型。

一是在重大任务攻坚克难中奋勇争先。服务保障政治中心功能,今年组织300余人次参与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等重大国事活动专项任务,政务专网及无线电保障实现零干扰、零失误、零延迟、零故障。承担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重大攻关,在集成电路、重点产业链等国家战略需求领域组织百余项任务,厚植维护国家产业安全能力。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精准落地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12个协议和“六链五群”总体布局,央视《新闻联播》头条报道,去年三地工业增加值达2.43万亿元,比2013年增长43%。发挥全市氢能工作专班办公室统筹作用,高标准筹建氢能产业创新中心,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在聚焦高质量发展中担当作为。聚焦创新发展,组织党员干部下沉创新一线,落实每周调度、每月报告的统筹机制,强引导强组织,加快项目落地,确保人形机器人、RISC-V、硅光等重点任务取得如期进展。聚焦绿色发展,构建制造业绿色发展工作体系,今年已完成377家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绿色诊断、188家已诊断企业绿色分级评价、创建80家市级绿色工厂和8家市级绿色供应链。聚焦智能发展,制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提出今后3年规模以上制造企业全面达标目标和工作路径。

三是在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中深耕细作。坚持雪中送炭解急难,牵头清理全市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2023年提前50天完成纳入国家台账的清偿化解任务,今年又化解8.5亿元。坚持扶根固本增后劲,办好企业牵肠挂肚的事,特别是主动靠前,推动小米、理想、北汽等全市重点项目投产达产,支持新能源汽车放量增长,今年已同比增长215%。坚持集成服务提效率,提前完成牵头负责的33项2024年“北京服务”任务,让企业实现1份专用信用报告替代42个领域证明,实现真正少跑腿。坚持打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依托新媒体,开展“局长处长上直播讲政策”活动,线上观看量超千万,解答企业咨询1000余条,让惠企政策更好落地见效。联合党政机关和中小企业党组织推出“一营三站”即党建共建营、党建知识充电站、专精特新服务站、“信”风帆党建E站等新平台,引领行业发展,《人民日报》党建专版刊发经验做法,并入选市委组织部100个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案例。

三、抓党建责任,弹好落实合奏曲

紧紧扭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构建局党组负主体责任、机关党委组织推动、基层党组织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为围绕中心抓党建提供坚实保障。

一是化分为合,深度捆绑。制定抓党建工作责任清单、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和党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办法,建立局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服务基层党组织机制,组织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队检查分管领域全面从严治党(党建)工作,明确“两手抓”应该做什么、谁来做、怎么做、做到什么标准。坚持把党建和业务一并纳入年度务虚会、半年工作专题研究会、政治生态分析研判会,做实常抓常议。定期与驻局纪检监察组分析会商,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严格组织动态抽查、半年检查、年终考核,层层传导责任压力。

二是化繁为简,注重实效。深化运用“六个引领工作法”,始终聚焦规定动作“打基础、强内功、抓落实”,让大家有意愿、有劲头、有精力去思考如何把党建融入到业务工作各环节。“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重在高质效,小动员、小教育、小讨论成为常态,涌现出“一刻钟党课”、“思享汇”、“梦想论坛”等有代表性的做法。思想工作重在见缝插针,尤其在接连“打硬仗”、机构改革岗位调整、家庭负担重等特殊时期,及时谈心谈话,有效解惑、解压、解难。廉政建设重在聚焦关键岗位、重点领域,抓早抓小抓预防,通过召开“以案为鉴、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举办廉洁文化展览、组织旁听职务犯罪案件庭审、开展节假日廉政提醒等措施,持续强化纪律规矩意识。

三是化难为易,破除惯性。针对新任党支部书记和部分兼职党务干部抓党建力不从心的现状,我们通过集中辅导、专题研讨、示范演练、参观见学、经验交流等形式系统培训,并结合任务部署、工作检查、考核讲评,面对面教方法、传经验,引导大家弄清重要概念、纠正认识偏差、跳出惯性思维。针对部分党支部党建和业务融合有提法没做法、有想法没办法的现状,把支部品牌建设纳入党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指标,倒逼支部书记积极谋划“围绕中心抓党建”的抓手载体,做到形神兼具。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努力推动党建和业务融合思路更清晰、重点更突出、措施更有力、特色更鲜明、效果更明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北京篇章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