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主责主业 厚植为民情怀 努力谋求“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最佳效益
市应急局 2022-07-07 20:48:06
聚焦主责主业厚植为民情怀
努力谋求“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最佳效益
市应急局救援队伍建设处党支部书记、处长陈磊钢
按照“三定”要求,市应急局救援队伍建设处作为统筹负责全市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的业务部门,主要承担本市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招录、干部任免和调整的相关工作,负责全市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承担全市应急管理系统业务培训的统筹管理,指导各区及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抓好全市综合性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工作。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们按照局党委的部署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两个至上”,对标“三个表率”,聚焦民心期盼,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任务,与履行好队伍处职能、夯实安全应急能力基础结合起来,立足本职主动作为,把为民服务的主旨体现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也从中得到了一些有益启示。
一、必须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关键环节来抓,在理清思路中把握正确方向
我们感到,队伍处工作虽然不直接面对群众,但每项工作与首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必须厚植为民情怀,强化使命责任,切实找准本职工作与为群众办实事的切入点,以清晰的思路做工作抓落实。实践中,我们做到了“三个下功夫”。
一是在提高认识站位上下功夫。通过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讨论,引导大家坚持用局党委决策部署统一思想认识,充分认清“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重大政治意义,强化了在办实事中当好表率、担当作为的高度自觉,确立了把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工作做好就是最大实事的理念,在提高全民安全应急素养、强化社会安全应急治理、夯实应急救援基层基础等方面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为民办实事的努力方向。
二是在倾听民声诉求上下功夫。为了增强为民办实事的实际效果,我们从工作实际出发,紧密结合巡回指导、随机走访、专题调研等方式,深入救援队伍、基层社区和商场、学校、医院、部队等不同类型单位,紧紧围绕全面提升安全应急能力这个主题,摸清现实情况,重点了解基层群众对安全应急方面的愿望和诉求、安全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面对面地听取群众呼声,寻求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
三是在找准短板弱项上下功夫。在充分运用实地调研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抓好巡视问题整改,着眼推进应急救援能力长远建设,组织支部党员认真进行了综合会诊,坚持问题导向,查找了在应急能力体系建设不尽科学、应急救援队伍尚有短板、基层应急救援能力相对薄弱等方面的问题和不足,找准了推进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打通抓好应急能力建设“最后一公里”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二、必须坚持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引领,在破解现实问题中提升社会安全风险防范水平
我们感到,办实事必须求真务实,认真落实“两个至上”要求,聚焦满足群众和基层日益提升的安全应急诉求,坚持预防为主、化解风险,围绕解决首都人民群众关注和期盼的安全应急方面的现实问题做工作,着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此,我们牢牢把握了以下三点。
一是聚焦增强全民安全应急素养发力。我们着眼加强韧性城市建设、服务首都安全稳定大局需要,紧紧抓住提升全民安全素养这个基础工程,克服疫情防控带来的不利影响,积极协调市红十字会,面向全市常住人口,区分重点行业领域人员和普通居民等不同类型,广泛开展“进社区、进商场、进医院、进学校、进企业、进部队”的“六进活动”,抓好以自救互救、逃生避险、心肺复苏等为重点内容的全民应急能力素养培育,去年先后培训 30 万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广大群众的自救互救意识和基本技能。
二是突出重点行业领域抓好示范创建。针对人员密集型场所安全风险大、社会关注度高的实际,我们根据学校、医院、大型商业综合体等行业领域的不同特点,采取以点带面的办法,探索开展了行业领域应急能力体系建设工作,组织编制了 3 类应急能力体系建设规范,先后指导8 个试点单位按照标准开展示范创建活动,打造了可观摩、可复制、可借鉴的行业领域应急体系建设成果,为加强行业领域安全应急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通过深入宣传强化全民防范意识。安全应急宣传跟进一步,全民防范意识就会深入一层。我们在做好工作的同时,十分注重加强宣传引导,努力扩大队伍处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去年以来,我们在宣动处、应急研究院等单位的支持配合下,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北京卫视、北京交通广播、应急管理报以及各类网络媒体,普及安全应急知识技能,及时报道经验做法。春节前,我们推进应急能力体系建设的成果,被央视社会与法频道《生命线》栏目进行了专题报道,形成了良好社会反响。
三、必须把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一致起来,在夯实基层基础中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我们感到,办好为民实事,必须突出队伍处的主责主业,始终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把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安全的重大现实问题与加强全市应急救援整体能力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取得实效。我们在工作中,主要把握了以下三点。
一是着力强化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服务保障。我们协调市委组织部、市教委、市卫健委等 14 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北京市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职业保障办法(试行)》,涵盖了广大消防指战员最关心的职业荣誉、住房医疗保障、教育优待等 14 个方面的优待政策,全面提升了消防救援队伍职业保障水平,大幅增强了他们的荣誉感、自豪感,应急管理部以专刊的形式向全国转发,黄明部长还专门批示予以充分肯定。
二是着力推进应急救援队伍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去年以来,我们从加强顶层设计入手,先后制定出台了《北京市应急救援力量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 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首都地区军民融合应急救援协作联动机制的指导意见》《北京市市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办法》《北京市灾害事故应急救援中相关费用的处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政策规定,编制印发了《道路桥梁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能力建设规范》等 10 项地方标准,有力推动全市应急救援力量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建设轨道。
三是着力打牢基层应急救援第一响应能力基础。基层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是集聚全市应急能力的基础所在。针对基层应急能力特别是第一响应能力偏弱的问题,我们加强了乡镇(街道)、社区(村)应急能力体系建设问题的研究,会同各区局加大了对基层的指导力度,引导乡镇(街道)把应急管理摆在社会综合治理的重要位置,在建强应急小分队、加强安全风险预防、提高先期处置能力等方面因地制宜做工作,攻坚克难求突破,努力提升基层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第一响应能力。
下一步,我们将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坚决贯彻局党委的决策部署,虚心学习兄弟单位的经验做法,努力建设过硬支部,为推进首都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