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打造让党中央和市委放心、让全市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政治机关

北京市直机关工委 2024-04-12 09:52:54

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为遵循,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突出政治机关属性,夯实基层基础,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着力打造让党中央和市委放心、让全市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政治机关、首善机关、模范机关。

明确“五个过硬”,夯实创建模范机关基础。制定《关于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机关创建模范机关的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提出“五个过硬”的模范机关建设目标。一是政治过硬。强化政治机关意识,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讲政治体现在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市委工作要求的行动上,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体现在党员干部的日常言行上,做旗帜鲜明讲政治的模范。二是组织过硬。不断强化市教育两委机关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提升组织力为导向,加强机关党的组织建设,压紧压实机关党建主体责任,扎实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强化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推进机关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三是作风过硬。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引导党员、干部带头密切联系群众,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拜基层为师,用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化岗位建功,强化宗旨意识,积极创优争先,锤炼过硬作风。四是纪律过硬。持续强化纪律教育,严明党的纪律,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引导党员干部时刻绷紧廉洁自律之弦,筑牢防线、不越红线、守住底线,自觉做到“清正为民”。五是能力过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市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涉及首都教育工作的重点任务,加强实践历练,培养可堪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建设“五个模范”,落实创建模范机关任务。一是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建设政治坚定的模范机关。始终把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入学、落实“第一议题”及时学,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北京工作、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融合起来深学细悟,作为首都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逐步形成领导班子领学、深入系统促学、开展共建联学、紧抓关键深学、党支部精学、设立论坛共学“六学联动”机制。二是夯实基层基础,建设组织功能强大的模范机关。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落实新任机关党组织书记任前谈话制度,建立领导班子成员联系直属单位基层党组织制度,机关党委委员联系基层党组织制度,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举措等,定期组织新任职党支部书记培训、党务工作者集中轮训等,每年开展党支部“过筛子”检查和机关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检查。强化分类指导,起草《市教育两委机关和直属单位党组织成立选举工作参考手册》,召开学校类直属单位座谈会,推进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校长负责制相关工作,召开非学校直属单位座谈会,研究起草规范直属单位党政议事规则的意见。三是严格纪律规矩,建设作风优良的模范机关。深入开展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加强警示教育,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行为,定期通报典型案例。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制定直属单位党组织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备案制度。不断深化“双报到”活动,立足单位职能特点,加强与和平门社区的共建服务。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光盘行动”宣传、“文明驾车礼让行人”等活动。在2021—2023年度首都文明单位评选中,北京市少年宫、北京金隅科技学校继续保留称号,北京市数字教育中心、北京学校获得首都文明单位称号。四是激励担当作为,建设业绩过硬的模范机关。持续强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担当,坚决落实中央和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在保障庆祝建党百年、服务保障北京冬奥盛会、迎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建设教育强国等重大任务中,充分发挥党组织强大的政治功能、组织功能,展现党员干部强烈的政治担当,高质量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制定教育强国战略谋划,签订部市合作协议,引导首都教育系统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和基础教育基点作用。围绕“七有”“五性”,努力办好教育民生实事。完成新增学位2万个、新增2-3岁托育学位6000个,大力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千方百计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推动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办好特殊教育,提升首都教育治理能力,全力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五是服务干部职工,建设温暖和谐的模范机关。完善帮扶生活困难党员、职工机制,统筹党委、工会、机关福利委员会力量,力所能及解决干部职工面临实际问题,扩大慰问帮扶覆盖面,既关注物质困难,又缓解精神压力,让干部职工切实感受到组织关怀。发挥群团组织作用,推动健身常态化,定期组织运动会、文化节,广泛开展工间操、健步走等活动,营造和谐向上的机关氛围。

聚焦能力作风,建设机关党建品牌。一是深化学年调研,锤炼工作作风。研究制定学年调研方案,机关党支部到38个基层单位进行蹲点调研,机关党员通过担任第一班主任、书记助理、思政课助教等“代职体验”,以“深、实、细、准、效”为基本遵循,全面了解近年来党中央有关教育系列重大决策、市委部署和市教育两委政策措施在基层贯彻落实情况,深入查找中存在的问题,挖掘基层典型经验做法,推动形成一批有价值的调查研究成果。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走好群众路线,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增强为民服务本领。相关做法被市委主题教育办刊发全市交流。二是实施“三个一”工程,提升能力水平。启动“每月一题、每周一学、每人一讲”学习和能力提升工程,在京办系统建立“骐骥论坛”在线应用,组织党员、干部围绕主题开展学讲研练,党员干部变输入式学习为输入输出有机结合,引导党员干部认真思考“教育强国建设有我”这一重要命题怎么看、怎么干,激发改革创新思路,汇聚推动发展动能,建立起了主题鲜明、触手可及、共建共学的学习交流和能力提升新场景、新赛道。

(供稿单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