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党支部使用手册| 民主评议党员

《机关党支部使用手册》 2025-01-06 09:40:27

民主评议党员是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条件,通过党员群众的评议和党组织的考核,对每名党员的工作表现和发挥作用作出客观评价,以达到激励党员、纯洁组织、整顿队伍的目的。

一、开展时机:每年至少进行1次民主评议,一般结合组织生活会或“七一”表彰工作进行。

二、评议内容:评议的具体内容和重点应当根据上级党组织要求和本单位实际情况确定。一般包括:

1.思想情况。主要看政治学习是否自觉,政治立场是否坚定,道德品质是否高尚,精神状态是否昂扬;

2.工作情况。主要看是否热爱本职,对待工作的热情和工作标准怎样,完成任务怎样;

3.作风情况。主要看是否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想问题抓落实是否从实际出发,处事是否公道正派、不徇私情,干工作是否雷厉风行、深入扎实;

4.模范作用情况。主要看党员的先锋队意识强不强,工作上是否勇于担当,日常生活中是否严格自律。

三、程序步骤:民主评议党员通常采取学习教育、个人自评、党员互评、民主测评、组织讲评等方法进行。

1.评议前准备。评议前,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组织学习党章及上级有关文件指示精神,讲清评议的指导思想、目的、意义以及评议标准和重点。

2.民主评议

(1)党员个人自评。与会党员分别对照党员标准,对照党中央和上级组织的要求,从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坚定理想信念、严守党的纪律、践行党的宗旨、转变工作作风、履行党员义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查找自身问题,开展自我批评。

(2)党员相互评议。党支部书记和党支部委员会其他成员带头开展批评,其他党员相互开展批评。党员相互评议,可以安排在支部全体党员个人自评之后,也可以逐个进行,即某一个党员个人自评之后,其他党员随即对其进行相互评议。

(3)开展民主测评。提名并通过监票人、计票人;清点与会党员人数和参加民主测评的群众代表人数;发放测评表;对党员进行投票测评;监票人、计票人统计民主测评结果。党员民主测评结果由基层党组织掌握。

(4)组织讲评。召开支委会,根据党员的评议和群众的意见,进行综合研究分析,对党员模范作用按“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进行划档,对每名党员的优缺点做出评价,支委成员分工把对每个党员的评价转告本人,并由支部书记向党员大会报告评议党员的情况。

3.会后工作。开展表彰与处理,对评议出的优秀党员,由支部进行表扬或报上级党组织进行表彰;经评议认为不合格的党员,由支委会区别不同情况,研究提出处理意见,并按规定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党支部和党员要分别制定整改措施,并抓好落实。

四、落实要求:1.民主评议党员要坚持实事求是、民主公开、党内平等的原则,教育引导党员端正参与评议的态度;2.支委成员要带头示范,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评议;3.评议中召开的党小组会、支委会要如实记录,民主测评表做好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