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不断充盈首都药品监管新风正气
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2025-10-27 11:30:41
市药监局党组聚焦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在真学、深查、立改、转化上下功夫,不断充盈新风正气,为首都药品监管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在“真”上用心,确保学有质量
把学习研讨贯穿全程,以上率下、学思践悟,以良好学风砥砺优良作风。一是带头真学。坚持中心组领学,通过举办专题读书班、会前领学、专家辅导、讲党课等形式,带动各级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二是真督实导。突出关键少数,召开“一把手”工作点评会,持续传导学习压力。建立局领导、机关“两委”委员联系指导机制,深入各单位指导30余次,面对面释要、明义、教方法,督导所属各单位落实规定动作。三是真切感悟。围绕“谈认识、谈感受、谈变化”,广泛开展集中学习讨论,做到人人发言、碰撞思想;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以案明理、镜鉴得失,促进自警自省;利用“微信圈”、设立“微课堂”,分享学习体悟、充实学习内容;组织开展参观见学、读书观影、联合共建等主题党日活动,增强学习教育的真情实感。
在“深”上用力,确保查有力度
坚持刀刃向内,聚焦重点环节,深入查摆剖析,促进优良作风树立。一是深梳细查。认真对标对表清单,局领导班子带头“过筛子”,查找出“全程网办”、非现场监管、医保定点药店监管、化妆品监管等6个方面问题;带动全系统基层党组织深入查找问题,切实做到刀刃向内。二是以案为鉴。重点围绕身边案例,举一反三、剖析反思,深入查找药品审评审批、检验检测等关键岗位的风腐隐患。深化“业务部署+案例警示”模式,在“两品一械”业务工作部署会上开展案例教育20余次,覆盖1000余人。紧盯风腐新动向,制发《廉政月刊》,开展专题警示教育、节点提醒,引导各级以案为鉴、防微杜渐。三是深化贯通。认真贯彻《党政机关反对浪费厉行节约条例》,发起“光盘”行动倡议,倡树节俭新风。制定实施《加强年轻干部培养使用若干措施》《年轻干部培养“青苗计划”》,抓实年轻干部作风养成。《青盾药检》标识设计获得市直机关工委青年技能大赛一等奖。
在“立”上用劲,确保改有成效
紧盯查摆出的问题,分类施策、靶向纠治,逐一划勾销账,确保见行见效。一是立行立改。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发布《优化营商环境告知书》,探索深化“政治家访”“亲清助廉”互动模式,拓宽“八小时外”监督渠道,筑牢廉政堤坝。推进“全程网办”,市级事项、区级事项和市区整体实办率提升。推行非现场监管,升级“风险+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系统,对4.7万家监管主体精准匹配检查频次。二是破旧立新。建立双周调度机制,统筹推进各项整治整改。开展医保定点药店经营管理专项整治,局领导11次带队现场督导,约谈主要药品销售平台,完成全市所有医保定点药店现场检查。开展药品经营环节“清源”行动,会同公安、医保部门严厉打击“回流药”。开展规范基层行政执法专项治理,有效整治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以及乱检查、乱查封等问题。三是建章立制。对标修订《中共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一把手”工作点评会制度》等10余项规范性文件,健全党建制度机制;修订《市药监局采购管理办法》,落实“过紧日子”要求。
在“转”上用功,聚力中心大局
紧紧围绕主责主业,大力践行首善标准、监管为民,推动学习教育成果有效转化、可感可及。一是转化为引领保障之力。严密组织机关党委换届选举,召开市局机关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凝聚团结奋进力量。探索创新“党建+”工作模式,打造“丹心‘药’京彩”党建品牌,构建“1+4+N”品牌体系,开展优秀党建品牌评选,相关做法入选市直机关党建创新案例。坚持以首善标准加强“四强”党支部建设,推进党支部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广泛开展党员亮身份、承诺践诺、岗位建功等活动,选树“两优一先”典型,有效激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二是转化为改革创新之举。联合出台《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5年)》;创新药临床试验和药品补充申请审评审批试点率先实施,11个项目已获批开展临床试验;在全国率先实现临床急需药械即收即检。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上线试运行,组织开展“AI赋能审评审批”相关研究,着力构建药品监管智能审批大模型。推动设立京津冀药械审评分中心,大兴、海淀创新药械服务站,今年9月将全部挂牌运营。三是转化为监管为民之效。牵头精心策划2025年全国药品安全宣传周、北京服贸会涉药专场活动,让药品安全普惠公众。市级“两品一械”抽检连续7年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药品监督抽验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推动罕见病和临床急需药械进口累计获批25个品规、惠及4900余名患者。助推20个创新药械产品获批上市,全国第一份处方“干细胞”药物在京开具,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可及。躬身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市药监局接诉即办“三率”考核连续42个月保持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