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一中院机关党支部创新开门教育形式把学习教育专题党课搬进社区

市一中院 2025-08-14 10:46:02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一中院机关党支部坚持学查改一体推进,不断丰富党建活动形式,贴近人民群众狠抓开门教育实践成效。通过建立“结对共建、驻点服务”机制,各党支部与社区、乡村、企事业单位和高校等党建结对49个。立足司法审判职能,党员干警定期走进社区、深入群众开展普法宣传,通过典型案例释法明理,精准对接基层司法需求,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近日,教育培训处党支部利用青年党员作为“第一书记”契机,与石景山区古城街道古城西路社区党支部结对共建,把党课搬进了社区居民活动室。

图片2.png

党支部书记王文波同志以“清风古韵映今朝——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中的文化底蕴”为主题,从法治文化传承的角度,深入解读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厚的文化渊源和蓬勃的内在生命力。党课结束后,许多社区居民、大爷大妈围着党员干警们提问。驻区警务工作站的民警也借此机会,与一中院干警一同向社区居民开展了反电诈普法宣传。

把党支部书记讲党课搬进社区,是基层党组织创新党建形式、延伸党建触角的重要举措。一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接地气”。把党课延伸到社区,用居民熟悉的语言、身边的案例解读党的理论和政策,让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可感,更容易被社区党员和群众理解接受,增强理论宣传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二是搭建服务群众“连心桥”。党课现场成为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需求的平台,党支部书记在授课的同时,能直接收集社区治理、民生服务等方面的问题和建议,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三是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结合法院职能和社区治理实际讲党课,更能针对性地把握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融合的方法、党员在社区服务中的责任等内容,引导党员干警与社区党员联动,形成治理合力。四是探索基层党建“新路径”。创新党课方法形式,为基层党建注入新活力,推动形成“党建引领、资源下沉、服务前移”的良好格局,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