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区”建设三年 “协同自贸”迈上新台阶

发布人:市直机关工委 发布时间:2023-11-01 09:36:32 来源:北京市商务局 阅读次数:1 文字缩放:

从2020年提出至今,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即“两区”建设)已有三年。三年来,北京紧紧抓住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水平开放平台这一战略定位,推动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政务服务互联互通,京津冀自贸试验区政务服务事项“同事同标”,三地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尤其是今年,通过“云窗口”远程服务模式,通州区颁出了首张“天津市营业执照”。

致力于企业群众“少跑腿”“不跑腿”的同时,京津冀三地还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企业资质三地互认,共建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合作机制,签署《京津冀深化口岸合作框架协议》。三地协同开放的步伐越迈越大,以开放促发展的势头越来越好。

跨省通办服务:异地网上办、马上办、就近办

办理营业执照、“小客车指标账号信息变更”业务等,不用来回奔波,“就近办、一次办”就能解决办理需求。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跨省通办”服务是一大亮点。

截至目前,通州区与廊坊市北三县、固安县,河北自贸试验区以及天津市滨海新区、武清区、宝坻区、河北区等15个属地大厅建立“区域通办”联动工作机制,发挥副中心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云窗口”远程服务模式优势,通过网上“跨省通办”专区、设立“跨省通办”窗口和互设便民自助终端等渠道,建立了“线上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多地联办”的模式,实现了北京市、通州区36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262项便民服务事项,以及河北555项、天津501项的政务服务事项异地跨区域办理。

据通州区政务服务管理局政务服务发展科科长曹宇介绍,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所有人工“综合窗口”,均可办理“跨省通办”事项。另外,通州区22个街道(乡镇)政务服务中心,也都设立了“跨省通办”窗口,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异地办事服务。

“跨省通办”服务成效如何?曹宇表示,自“跨省通办”工作开展以来,京津冀地区依托各类渠道,共办理“跨省通办”事项1.3万余件。以北京市交通委的“小客车指标账号信息变更”业务为例,以前,居住在北三县的市民需要本人持身份证到现场办理,如今,通过北三县的政务服务大厅“跨省通办”窗口,就可办理该项业务。2022年共为办事人减少跑动3万余公里,节省办事时间700余小时。

上述成绩单还在不停更新。今年4月,通过“云窗口”远程服务模式,通州区颁出了首张“天津市营业执照”;同月,河北雄安自贸试验区办理了首张“北京通州营业执照”,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群众“就近办、一次办”的现实需求。

唯一跨省域综保区:“保税+口岸”功能叠加同样,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作为全国唯一跨省域的综保区,率先打造了“一个系统、一次理货、一次查验、一次提离”的港区一体化监管模式。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地跨北京市大兴区、河北省廊坊市。2021年12月,综保区一期通过封关验收,面积约1.9平方公里,涉及大兴区、廊坊市土地面积各约0.95平方公里。2022年4月25日正式通关运营。

值得注意的是,综保区同时享受京冀两省市“双自贸”政策,具有打造制度型开放高地和开展跨区域协同监管试点的先天优势。其中,区港联络通道是发挥综保区“区港联动”核心优势的关键支撑,通过封闭式1.64公里通道直通机场口岸空侧,实现了“保税+口岸”的功能叠加,为打造国际中转、国际分拨、转口贸易等业态提供了硬件条件和软件场景。依托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运力支撑,完善硬件和软件配备,以业务场景搭建引导国际转口贸易、国际转运等业态资源要素在该区域培育和聚集。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联合管委会综保区管理部部长魏杰介绍,下一步,联合管委会将积极整合京冀两地优势政策资源、争取国家部委层面政策支持,力争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率先实现“产业政策从优、资质资源从全、土地政策从宽、要素成本从低”的政策适用体系,有效提升临空经济区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综保区内共有重点项目7个。其中,3个项目载体已投运,1个项目载体即将投运,还有3个项目载体处于建设阶段。

北京药新仓国际医药有限公司是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代表企业之一。公司总经理刘海厚介绍,其公司于2023年5月成立,主要提供药品批发、跨境医药电商运营服务,供应链服务及贸易服务等。刘海厚称,入驻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有几方面因素,“政策方面有优势,区位位置比较方便,另外园区的通关条件比较高效。”尤其是1.64公里的通道直通机场口岸空侧,对企业来说非常便利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