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代表宣讲 | 发挥好规划引领作用 擦亮北京历史文化名城金名片

发布人:市直机关工委 发布时间:2022-09-08 09:42:18 来源: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阅读次数:1 文字缩放:

为深入学习宣传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市直机关工委精心筹划,从市直机关抽调12名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宣讲能力强的基层党代表组成宣讲团开展宣讲活动。目前,宣讲员已经走进天安门地区管委会、市科协、前线杂志社等二十余家单位进行宣讲。我们选取部分宣讲员的演讲稿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党代表.jpg

我是来自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廖正昕。作为首都规划自然资源系统的生产和工作一线党代表,我参加了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本次大会,是在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市人民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在现场聆听了蔡奇同志代表市委作的报告,我感到十分激动和振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首都规划自然资源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首都规划自然资源工作的每项重大成果,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巨大关怀的结果。作为一名首都“规自人”,我为能在新时代首都发展的重大节点接续奋斗,感到无上光荣。

党代会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我感到未来肩上的担子更加沉甸甸,也愈发珍惜伟大时代赋予的发展机遇,这是行业之幸、单位之幸,也是每一名首都“规自人”之幸!

下面我结合学习收获,从三个方面做汇报。

一、奋进新时代,匠心独运描绘首都规划壮美蓝图

在认真聆听党代会报告时,在团组热烈的学习讨论中,在用心撰写学习体会时,“规自人”的身影不断在我眼前浮现。我作为一名参与新版总规、核心区控规、政治中心专项规划编制的亲历者,一幕幕场景历历在目,一句句嘱托言犹在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10次视察北京、18次对北京发表重要讲话,讲得最多的就有规划。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工作时指出,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

2017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时强调,北京城市规划要深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个问题。

2019年8月30日,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领域问题整改情况汇报时的重要讲话,会议强调,北京的城市总体规划实质上是首都城市规划,不仅关系到北京的城市发展,更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紧扣“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根本遵循,在市委、市政府的有力领导下,先后具体推动了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副中心控规、核心区控规等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重要规划的编制。随着核心区控规得到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复,首都规划体系的“四梁八柱”初步形成。拉开“一核两翼”空间框架,推动首都区域双向互动和跨界地区空间治理;132平方公里战略留白为首都可持续发展预留空间;“实地留白、以绿看地”让城市处于公园里……首都规划建设从此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我们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首都国土空间规划及管理转型。搭建北京市“三级三类四体系”国土空间规划总体框架,组织编制各区分区规划、五年近期规划、生态修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专项规划和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和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区“三城一区”重点功能区规划,推动街区控规落地实施,持续开展总规实施体检评估,加大城乡执法监察力度。大力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建筑许可指标连续两年在世行评价中实现大幅提升。解决历史遗留房产证办证难问题,成为“最受群众欢迎的一件事”。守护自然资源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面对灾情险情的最美“逆行者”。精准完成急、难、重特大测绘工作,创新创效攻关技术难题。

我们在委党组领导下,凝心聚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规划工作高质量发展。在规划编制最繁忙的时期,我们“委院一体”,专班以“5+2”“白+黑”的形式连续会战,确保规划编制围绕决策需求。每一位总规编制组成员都记得,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后,总规编制跑出了“加速度”。我们办公所在的南礼士路60号在微信朋友圈频频“出圈”。凌晨的大楼照、每个亮着的窗口,记录下大家拼搏的状态。每次重要会议后,立刻部署落实,即使深夜也不例外。在制定关系北京面向2035年中长期战略的新版总体规划过程中,我们一刻也不敢懈怠。记得有一次,我们接到的任务是研究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名称问题。短短两天内,我们整合完成文化带涉及的8个区的全部历史文化遗产基础信息,并通过会议研讨、撰写专报的形式提出了我们的建议,被市委采纳并确定了最终名称。这为后续《北京市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保护发展规划(2018年─2035年)》的编制奠定了重要基础。在首钢举办的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节开幕式上,西山永定河文化带被评价为——最能见证北京山水相依的城市起源,彰显首善之都的万千气象。原创情景讲述诗《薪火》中讲述到的每一处文化遗产,我们都非常熟悉。诗中写道:“这团火,让大西山坚强厚重,让永定河碧波浪漫。”我们想说,在“规自人”的心中,也有这团火:由青丝到白发,把历史和未来都装在心间,用智慧和心血托起明天。

2019年,市委书记蔡奇一年之内3次到我委调研指导,一是对规自委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二是对规自委这支队伍给予充分信任,并总结提出规自系统干部能干、肯干、苦干、实干、拼命干的“五干”精神。自然资源部主要领导带队来京调研指出,北京市在减量发展、人口控制、服务中央功能、产业升级、京津冀协同、副中心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特别是在科学制定规划等方面做出了成绩。

五年春华秋实,“规自人”以“一切工作都从政治上考量、在大局下行事”的政治担当,以规划是“国之大者”的为民情怀,以无我之心、以身诠释了能干、肯干、苦干、实干、拼命干的“五干”精神。在这个优秀的近6500人的大家庭里,规划管理与规划编制贯通,规划研究围绕决策需求开展,资源保护筑牢空间底线,上下齐心、高效协作,提升了规划编制及实施的整体效能,“规自先锋”不断涌现,精耕细作绘蓝图,砥砺奋进踏新程。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首都规划工作的每一个成绩,都凝结着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殷殷教诲。习近平总书记既给我们指明了首都规划的努力方向,又为我们提供了破解超大城市治理难题的“金钥匙”。首都北京这座伟大城市发生的深刻转型,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强大实践伟力。只要有习近平总书记定向引航,我们就有无穷的信心、无尽的力量,就能无往而不胜!

二、枝叶总关情,共建共创努力让人民生活更幸福

党代会报告总结了过去五年首都工作取得的7个宝贵经验,要求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其中第五个经验是:必须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积极构建有效的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努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个宝贵经验的取得,也同样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强大实践伟力。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工作时强调,首都规划务必坚持以人为本。2017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时强调,城市规划建设做得好不好,最终要用人民群众满意度来衡量。2019年8月30日,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北京市规自领域问题整改情况汇报时的重要讲话,会议强调,实施好新版城市总体规划,突出政治中心、突出人民群众是最重要的两条要求。要践行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人民城市为人民”。首都功能核心区的规划蓝图,是为了更好地回应人民在新时代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在核心区控规公示过程中,为了便于居民参与,我们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协助东城区、西城区32个街道,开设了32个居民家门口的“微展厅”,这也是国内首次采用街道“微展厅”的方式开展公众意见征集。最终,街道微展厅到访人次达到市级展厅的2倍,我们对1269条实质性建议进行逐条研究并积极采纳,通过民主参与助力规划成果完善。有位来自西城区的7岁小朋友在爸爸的陪伴下给我们留言,“希望核心区内规划更多的绿化园林,最好能有一些小山峰。”这是孩子对寸土寸金的核心区能有更多玩耍空间的渴望,这也是核心区居民共同的期望!

带着这份期许,我们在核心区控规中明确提出“构建文脉清晰、全民共享的绿色空间体系。”我们在控规实施行动计划中写下:提高公共绿色空间规模与品质,增补公共绿色空间适老适幼休闲设施。推动棋盘路网林荫化改造。以平安大街林荫化改造为例。20年前城市规划的目标是形成更快捷的通行和更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今天则是更关注人的使用需求、交往需求。通过压缩机动车车道宽度、取消路侧停车带,增设道路中央绿化带、拓宽人行道、补种行道树,实现了对平安大街街道功能的重构。原本空旷、功能单一的城市干道,变成可步行、可驻留的回家的路、放学的路、游览的路。看,荷花市场,绿化隔出了休憩花园,大人们匆匆的脚步慢下来了,能好好眺望下前海的美丽风景了,孩子们发掘了新的游戏场,在坡道上嬉笑奔跑。平安里地铁站多了街角公园,胡同里的居民们有了新的锻炼休闲地儿;街边新开的篮球场都是年轻人跃动的身影。

带着这份期许,我们推动了全市责任规划师制度。截至去年年底,在市规自委统筹推动下,全市333个街乡地区已实现责任规划师全覆盖,形成了约300个团队、上千人的责任规划师队伍,全面参与到责任范围内的城乡规划实施、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的编制、实施和监督全过程。其中,核心区责师队伍全部是参与过核心区控规编制的团队,在我们搭建规划编制技术平台的基础上,近300人并肩作战,不仅共同完成了这项艰巨的历史性任务,还为规划实施积蓄下雄厚的技术力量,继续陪伴核心区控规的落地实施需求。2021年,我们院还受聘为东城区、西城区总责师,组建了全专业共50人的总责师团队,为核心区提供更加全面、细致的规划服务。

这是最长情的陪伴,可以前溯至2008年菊儿胡同社区用房改造公众参与活动。这是上版控规编制之后我们立下的决心,用实施带来的改变,去扭转规划只保存在文件柜里的局面,做实用、管用、好用的规划。我本人也从2014年起,先后被聘为朝阳门街道、东四街道的胡同规划建筑师、责任规划师,为推动历史文化街区规划公众参与贡献微薄之力。从推动成立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到参与第一家胡同博物馆——史家胡同博物馆运营,努力实现“文化展示厅、社区议事厅、居民会客厅”的定位。我们责任规划师团队与居民携手,共同见证了10个大杂院公共空间的切实改善、6个充满生活情趣的胡同微花园现身以及老菜市场的整装重现。2017年,历史街区公众参与创新性工作还获得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人居环境范例奖,为全市推行责任规划师制度奠定了基础。

2019年5月,《北京市责任规划师制度实施办法》出台,北京成为全国首个全面推行相关制度的城市。规划师下沉到街道社区和乡镇,扎根服务基层,宣传规划和政策,做好技术咨询,倾听和反馈民意,带动公众参与,在促进规划落实的同时协助社会治理。2019年11月,我们与多家单位合作,启动“微空间·向阳而生”朝阳区小微公共空间再生计划。曾经的边角地、垃圾堆放地、裸露荒地等公共空间实现了大变身,居民和规划师也成了朋友,发来微信“每次下班回来都先会在这里坐一会儿,放松一下再上楼回家”。

基于“微空间·向阳而生”模式的成功,2021年,市发改委联合市规自委、市城管委共同主办“建党百年·服务百姓·营造属于您的百个小微空间”活动,面向中心城区及副中心征集遴选了100个“小微空间改造提升示范工程”,预计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从实施情况看,一处200-300平方米的小微公共空间,可辐射5000人以上社区,不仅为群众生活带来便利与愉悦,还以公共空间营造为小切口,带动形成了街道社区各具特色的多元治理协作机制。“政府引领、社会参与、责师出智、居民共建”的实施路径,推动了全龄共享、儿童友好、绿色友好、文化传承等规划理念的落地,为市民参与首都城市治理埋下一颗颗种子。

三、逐梦新征程,精治共治谱写名城保护传承新篇章

党代会报告第三部分“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大力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提出,“扎实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第九部分“科学把握超大城市治理规律,持续提升首都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提出,要“深入实施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北京具有3000多年建城史、860余年建都史,是世界著名古都。1982年,北京成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持续完善、保护力量持续壮大、保护对象持续拓展、保护实践持续丰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指出“北京历史文化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要更加精心保护好,凸显北京历史文化的整体价值。”“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带着这份嘱托,我们强化老城整体保护,积极塑造大国首都形象。严格落实老城不能再拆的要求,坚持“保”字当头,以更加积极的态度、科学的手段精心实施老城整体保护。央地协同,共同开展太庙、社稷坛、先农坛内坛、天坛开放区域等中轴线遗产点保护腾退和历史风貌恢复。市区联动,实施中轴线沿线综合整治和绿地景观优化。依托两轴、四重城廓、成片传统平房区、棋盘路网,加强空间秩序管控与特色风貌塑造,保护好传统文化基因,致力于展现千年古都菁华、东方人居画卷,彰显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相互交融、历史文脉与时代风尚交相辉映的大国首都独特魅力。

带着这份嘱托,我们通过减量发展推动老城“银锭观山”美景重现。“银锭观山”是“燕京小八景”之一,更是老城内唯一展现山水城相融的景观视廊。然而,此前走上银锭桥,您会看到一栋“冒头”的高层建筑横插在山水之间,很是煞风景。“文化底蕴毁掉了,城市建得再新再好,也是缺乏生命力的。要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时为老城保护指明了方向。为深入实施北京城市总体规划,通过加强该单位在昌平“回天”地区的医疗资源配置,为老城内的新北楼拆除奠定了基础。2021年3月,新北楼拆除工作启动,恢复了银锭观山景观视廊,让美景重现,使之成为老城减量发展、内外联动与加强保护的多重样本,再现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城市美景。

带着这份嘱托,我们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名城保护的氛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整合资源、汇聚力量,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为此,我委结合《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颁布实施,以“北京印迹”“名城保护大家谈”“我是规划师”等品牌为基础,策划主题鲜明的宣传活动,“2021年度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十大看点”评选活动、“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优秀案例”征集活动,既营造了社会参与名城保护的舆论氛围,又推动形成名城保护“全市一盘棋”的工作格局。

我们深入推进名城保护“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等社会活动。2019年,由市规自委主办,我院等单位联合承办的公益宣传教育项目“我们的城市——北京青少年城市规划传播计划”正式发布,成为国内第一个面向儿童的系统的城市规划宣传教育计划,得到了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并获得了2021年度市级科技奖项——麒麟科普奖。2014年到2021年,从规划院团委走出的社会公益项目“规划进校园”小活动,不断壮大,形成到全社会受益的大计划,背后是众多规划师在完成繁重规划编制任务之余的默默付出。从青少年阶段进行城市规划科普教育,在他们心中播撒参与城市规划公共事务能力的种子,培育认知力、价值观、责任感,最终将实现社会最大程度协同,是在“提升首都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促进精治共治法治上下的绣花功夫,我们将久久为功。

说到这,可能大家对规划专业具体做什么会有些困惑。可以说,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是协调多元利益主体在全域空间上的交互作用。首都国土空间规划贯穿历史现实未来,关乎“国之大者”,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这些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工作,需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每位专业技术人员、规划管理人员、执法监督人员,一起锻造形成更加坚强有力的集体。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示范带动市规自委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旗帜鲜明讲政治、贯彻落实作表率,2020年9月,市规自委党组举办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首都规划建设学习实践班”,以委系统74名优秀党员青年干部为骨干,带动全委党员干部“学中干、干中研究、研究中锤炼政治品格”。学员聚焦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首都城市规划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改革思路、提出政策建议,从方式方法、工作机制上推动党建与业务有机融合、协调并进,形成了一支“活跃在学习一线、冲得上攻坚一线”的青年队伍。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形成了“百年党史中的首都规划建设”14个专题成果,其中,我所在的首都所名城所党支部,以“百年中国心 绘聚天安门”为主题,调研回溯了首都规划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以顶天立地的情怀投入天安门广场地区规划建设的历程。我们在调研中深切体会到,每一次广场的改造,都是新中国砥砺前行的历史映照;对广场规划设计原则的坚守和配合重大国事活动的不断调整优化,都是新时代的责任担当。这些由前辈开启、后辈继承、精益求精的工作,极大激发了全所党员干部围绕核心区控规实施继续接力奋斗的豪情。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捍卫“两个确立”,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大力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坚持首善标准,构建完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传承体系;强化首都意识,推动名城保护与“四个中心”建设相得益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全社会积极参与名城保护工作;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努力擦亮中华文明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