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组(党委)落实机关党建主体责任| 市财政局 全面落实机关党建主体责任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首都财政高质量发展


市财政局党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认真学习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党组(党委)落实机关党建主体责任座谈交流会精神,深刻领悟加强机关党建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实践要求,进一步增强落实机关党建主体责任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强化主业主角意识,做到明责于心履责于行督责于实,以高质量机关党建引领推动首都财政高质量发展。
一、始终牢记财政政治属性,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为财政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
财政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必须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机关党建的“生命线”,贯穿落实到机关工作全过程。市财政局强化政治机关意识教育,始终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凡事都从政治上考量、在全局下行事,引导党员干部在服务保障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等重大活动中彰显政治担当。突出政治建设统领,牢记“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自觉从“国之大者”高度谋划和推动财政工作,在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推动“五子”落地中担当作为、履职尽责。突出政治理论引领,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贯彻,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持续举办“财政大讲堂”,进一步提振财政党员干部拼搏奋进的精气神。突出政治规矩率领,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进一步修订党组议事规则、完善党组议事清单,坚持“三重一大”事项集体研究决定。探索智库建设,加强财政前瞻性研究,强化领导干部“以钱统事”本领,为新时代首都发展贡献“财”智。
二、坚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持续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提升首都财政全面建设水平
市财政局发挥党建引领保障作用,面对财政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难点问题,财政党员干部应对压力挑战,砥砺奋进,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观察财政新形势、研究财政新情况、解决财政新问题,辛勤的工作带来了丰硕成果。财政预算管理工作连续4年在国务院对地方政府“真抓实干”考核中获得通报表扬;连续9年被财政部评为预算绩效管理优秀省市;财政收入质量连续多年全国第一。抓住机关党建主体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完善用好机关党建工作“三级两类九岗”责任清单(即局党组、局机关党委、局属党支部“三级”;班子和个人“两类”;党组、党组书记、党组成员、机关党委、机关党委书记、机关党委委员、党支部、支部书记、支部委员“九岗”),把党建责任定位到岗、细化到人、量化到事。坚持局领导带队检查考核全面从严治党和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相结合,强化监督问效,从严问责追责,下力解决“干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凝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合力。深化开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从个人、处室、全局三个层面,动员党员干部结合发展需求和岗位职责,敞开说想法、敢于谈困惑、积极提建议,形成用党的创新理论谋划工作、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良好氛围,凝聚推动首都财政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力量。用情用力解决民生实事。扎实开展“百名党员进百户解百忧”活动,动员财政党员干部深入区财政、预算管理单位、企业、村镇街乡等调研,让民情民意在一线掌握,财政为民情怀在一线体现。“三百”活动开展以来,财政党员干部“聚财为公、理财为民”的初心使命得到进一步彰显,“破难题、促发展”的能力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心相连、情相融”的干群感情得到进一步密切。紧紧依靠基层基础这个“发力点”。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基础打牢夯实,真正使每名党员都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每个支部都成为党旗高高飘扬的战斗堡垒。坚持以点带面、互学共进,持续开展“一支部一特色”创建活动,积极打造党建品牌项目。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扩大先进支部增量、提升中间支部水平、整顿后进支部,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充分发挥支部管到人头的优势,加强干部教育管理监督,做到敢管敢严、真管真严、长管长严。
三、抓实抓活思想政治工作,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市财政局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作为凝聚团结奋斗合力的重要方式,持续在举旗帜、聚人心、育新人上下功夫、用实力,为开创首都财政事业发展新局面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奠定了坚实思想基础。特别是近几年,在退税减收、疫情增支、隐债化解等多重不利因素叠加影响下,依靠强大的思想政治工作,将财政党员干部集聚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步推进各项财税改革和财政管理工作,为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了“稳”的基础,增强了“进”的底气。谈心谈话暖人心。坚持和完善谈心谈话制度,落实局主要领导每季度与干部职工代表见面座谈机制,交流思想、沟通工作、增进理解、增强合力,有效激发干部群众的进取心和战斗力。截至目前,围绕党史学习教育、推动财政高质量发展、服务保障重大任务等主题,局主要领导已先后11次与新入职青年代表、服务保障冬奥、援建挂职人员等不同群体,共179人进行了座谈交流。文化建设熏陶人。利用大厅、食堂、楼道走廊等场所,开设多种形式的财政文化宣传阵地,弘扬“唯公、崇德、精筹、创效”的北京财政精神,树牢“聚财为公、理财为民”的初心使命,凝结共同价值观。开展形式多样、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组织心理疏导、健康知识讲座和健身培训课程,提升党员干部归属感、幸福感。以长远眼光育才兴财。紧贴时代发展要求和青年实际特点,打造“财·思青年论坛”这一品牌活动,为财政青年发挥“财”智、尽展“财”艺,搭建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实施青年理论学习提升工程和青年骨干“薪火工程”,不断从思想、业务、精神上为青年干部筑基蓄能,帮助青年干部坚定信念、开阔视野、提升能力。
四、勇于自我革命,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巩固发展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
市财政局党组认真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和纪律观念进一步增强,政治生态和管党治党各项工作总体态势向好。将内化教育与外部纠治结合起来,完善“警示教育周”机制,出台《北京市财政局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行为规范》,将党风廉政要求融入日常教育培训、三会一课、日常谈心谈话;守住重要节点,紧盯薄弱环节,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歪风陋习露头就打,对超标接待拆分报销、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等隐形变异问题深挖严治、时刻防范。将领导干部监督与年轻干部管理结合起来,抓住“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这个关键环节,通过驻点调研、谈心谈话、干部考核、全面从严治党(党建)工作考核、政治生态分析研判等方式,坚决管住“头雁”和“关键少数”;从严从实加强财政青年干部教育管理,打牢履职尽责的思想根基和能力根基,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将廉洁文化涵养与制度规定约束结合起来,坚持把廉洁文化建设纳入整体工作布局,设计好廉洁文化建设载体,总结好财政干部清廉品质,让廉洁教育更易接受、更多互动、更加走心;健全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完善局党组与驻局纪检监察组定期会商、政治生态研判、问题线索移送及处置等协调机制。